近年來,隨著光伏行業規模整體維持高增,分布式光伏已與集中式光伏并駕齊驅,其市場規模加速擴容。據近日報道,湖南高速首座自建分布式光伏試驗項目順利投入運行,該項目由現代投資公司的懷化分公司和新能源公司協同建設,試驗了高速公路的四種典型光伏應用場景。
項目設計運營年限20年,運營期總發電量超過1000萬度,每年可為懷化分公司節省約30萬元的電費支出,減少碳排放量約400噸。
滲透率加速提高,裝機規模持續擴大
據悉,所謂“分布式光伏”即是與集中式光伏相對,一般建在樓頂、屋頂、廠房頂和蔬菜大棚等場景,相比于集中式光伏利用荒漠、戈壁等廢棄土地建造大型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更注重用戶側,就近解決用戶的用電問題,通過并網實現供電差額的補償與外送。
目前,國內分布式光伏市場規模持續高增,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29.28GW,占新增光伏裝機的53.35%,其裝機規模近年來首次超過集中式光伏。
此外,分布式光伏也持續獲政策端利好,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近期印發的《國家能源局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分工方案》中指出,完善市場交易機制,支持分布式發電就近參與市場交易,推動分布式發電參與綠色電力交易。
有分析認為,國家之所以大力提倡分布式光伏發電,是因為分布式光伏是光伏發電應用的最優模式,其在靈活性、經濟性、效率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東莞證券指出,根據CPIA對國內2022新增光伏裝機量的預測,若分布式光伏裝機占比按照35%計算,2022年國內分布式光伏裝機量有望達到30-35GW;綜合考慮分布式光伏裝機增速及未來光伏產業鏈價格將逐漸下降,預計國內年度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量區間將從2023年的31-37GW增長至2030年的40-49GW,未來行業每年新增裝機規模將呈現逐年擴大趨勢。
多個應用場景并驅,BIPV有望成為藍海
隨著分布式光伏裝機量持續提升,其相關應用場景也加速擴容,目前,建筑、交通、設施農業、通信已成為分布式光伏的主要應用場景。其中,受雙碳和綠色建筑新規影響,“光伏+建筑”的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概念近年來持續火熱,其相關產品覆蓋光伏幕墻、光伏遮陽板、光伏屋面等。目前,已有不少企業切入相關產業鏈,據近日報道,特斯拉已計劃四季度重啟屋頂光伏項目。
東北證券指出,中國自主品牌BIPV產品或較特斯拉等海外品牌更具產業鏈優勢,有望成為全球范圍內的有力競爭者。BIPV有望成為藍海,市場至2025年或有十倍擴容空間。
預計2022年BIPV新增裝機或近2GW,裝機市場規模約70億元;2025年新增BIPV新增裝機或近25GW,裝機市場規模約757億元;市場空間或有十倍擴容空間,CAGR或達81%,前景可期。
具體可關注的標的方面,天風證券認為,基于對玻璃、膠膜、背板的分析,以及BIPV用需求的不同的梳理,提出以下三條投資主線:
1)玻璃新材料:亞瑪頓(1.6mm玻璃+特斯拉屋頂)、金晶科技(TCO玻璃)、洛陽玻璃(光伏玻璃擴產足+薄膜電池資產+1.6mm&TCO技術儲備)
2)傳統玻璃:福萊特、信義光能。公司均為玻璃行業龍頭,短期看,全球光伏裝機大概率超年初預期,Q4訂單有望集中釋放,供給端產能釋放延后,中長期看,龍頭公司具有規模+石英砂礦自供的成本優勢,產能投放確定性相對較強。
3)膠膜等:關注上海天洋、皖維高新。行業層面看,膠膜為23年行業緊缺環節,行業主要受制于上游粒子的卡脖子及擴產周期較長,短期得原料者得天下,上海天洋以熱熔膠起家,與上游廠商關系良好,同時擁有4.5億平產能擴張計劃,后續業績彈性可期。透明背板可關注樂凱膠片。
來源:東方財富網
END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光伏產業通):BIPV或將成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