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熱膜是汽車膜的一種,又叫太陽膜、窗膜,是裝貼在兩邊車窗、前擋風玻璃和天窗上,起到隔熱、防紫外線、防爆等作用的功能復合膜。
根據隔熱介質的不同,隔熱膜有分金屬膜和陶瓷膜。金屬隔熱膜是通過磁控濺射工藝把金屬材料均勻濺射于高張力的PET基材上;陶瓷隔熱膜是將納米金屬氧化物分成漿料后添加到膠層中。
陶瓷隔熱膜在新能源車上的應用有隔熱效果好、透光率優、不隔絕信號等優勢,那么,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可以用在隔熱膜中的納米材料,常見的有ITO、ATO、GTO。
圖來源于網絡
ITO:Indium Tin Oxides也就是氧化銦錫
是應用比較早的隔熱材料,也是半導體材料,最多的應用是作為透明導電膜材料。但氧化銦的價格高昂限制了作為隔熱材料的材料的普及。
ITO對IR的阻隔區域在780nm-1600nm之間,且1400nm左右對IR的阻隔比950nm左右的阻隔要好得多,波長在380nm-780nm的可見光區域透光率好。
ATO:Antimony Tin Oxide也就是氧化錫銻
AntimonyTinOxide,也就是氧化錫銻,價格與氧化銦相比有相當大的優勢,對IR的阻隔區域在780nm-1300nm之間,在1100nm附近對IR的阻隔率最好,可做優良隔熱粉、導電粉,可防靜電、防炫目與防輻射功能。
GTO:也就是氧化鎢摻雜一些其他金屬成份的納米粉體,一次粒徑在40nm以下
對IR的阻隔區域因每家摻雜的不同阻隔波段有很大差異,成本相對較低,目前應用較多。
GTO粉體隔熱窗膜等的原材料,是在納米ATO的特性基礎上,摻雜其它金屬氧化物制備而成的改性ATO納米漿料。
這種改性ATO納米隔熱介質,既有納米ATO的透明、隔熱等物理特性外,也有區別于納米ATO的特性,特別是波長在1000nm以下的近紅外線區域阻隔IR的能力遠遠大于ATO、ITO對IR的阻隔能力,對1000nm以下的近紅外線具有超凡的阻隔能力。
而對人體皮膚的熱感最敏感的區域正是1000nm以下的近紅外線區域,這種隔熱介質可用于制造汽車玻璃、建筑玻璃用的防曬隔熱膜或玻璃防曬隔熱涂料,可以大幅度節省能源,實現更有效的冬暖夏涼,為創造更加舒適、環保、節能的室內環境。
主要資料來源:https://www.joyvie.com.cn/news/243.html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車衣膜論壇):陶瓷隔熱膜關鍵納米材料常見種類:ITO、?ATO、G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