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四部分構成,其中正極和負極材料的結構和性能決定著整個電池的儲鈉性能。
?
相較于鋰離子電池,鈉離子半徑和體積較大,材料結構穩定性和動力學性能上面不占據優勢,需要更多的技術突破,而技術選擇的焦點集中于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這決定了鈉離子電池的性能和成本。
?
正極材料:
正極材料主要為電池提供離子源,決定了電池的能量密度。
?
目前正極材料主要有三種路線,分別是層狀過渡金屬氧化物、普魯士類化合物和聚陰離子化合物,前兩者在商業應用上的實踐更為廣泛,典型代表分別是中科海鈉和寧德時代。?
?
艾邦整理了15家正極材料相關企業產品專利及布局,供大家參考。
1.鵬輝能源
正極技術路線:
聚陰離子(磷酸鹽類)
產品/專利:
2021年的專利CN113860330A:低缺陷晶體結構普魯士藍正極材料。樣品低倍率比容量在130mAh/g以上,對鈉電壓均值2.5V以上,高倍率(約10C)容量保持率約70%;循環500次容量保持率80%。
布局情況:
去年開始布局鈉電,預計明年下半年鈉離子電池可以批量生產
2.中科海鈉
正極技術路線:層狀金屬氧化物(銅基)
產品/專利:
正極克容量130mAh/g,負極克容量300mAh/g;
電壓3V;100%換電深度循環次數5000次;
正極成本7-8萬/噸,負極成本3萬/噸,電芯毛利30%
布局情況:
1GWh年前爬坡完畢,明年計劃投產5GWh;第一個GWh投資6.8億
3.鈉創新能源
正極技術路線:層狀金屬氧化物
產品/專利:
目前售價8萬/噸,預計22年10月底實現3000噸量產,售價降至5萬/噸;8萬噸一期和二期正在規劃.鈉創新能源今年擬將完成3000噸正極材料和5000噸電解液的投產。
預計在未來的3-5年內,公司將分期建設8萬噸正極材料和配套電解液生產線。正在積極部署5萬平米-萬噸級正極材料量產基地,為2023年布局GWh級產能打下基礎。
布局情況:
鈉創新能源3k噸正極材料產線Q4投產
4.容百科技
正極技術路線:
錳鐵普魯士白、層狀氧化物、聚陰離子
產品/專利:
1)產品1:普魯士白類,目前產能達到6000噸,由于能量密度60Wh/kg-160Wh/kg左右,運用方向主要是儲能和消費電子。
2)產品2,3,4:均為層狀氧化物,能量密度在100Wh/kg-200Wh/kg不等,可用于二輪車和小動力,在2023年2季度前產能有望達到3.6萬噸。
3)目前循環做到2-3000次(最新實驗室能達到6000次),未來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理論成本可以達到僅0.29元/Wh,預計幾萬噸批量的時候實現(24年前后)
布局情況:
初步具備量產能力,已送電池廠測評;
今年預計層狀氧化物、普魯士藍兩個路線均有噸級以上出貨,前者發展更快;
規劃2023年鈉電材料月出貨千噸以上,層狀氧化物產能3.6萬噸/年;普魯士白規劃產能6000噸,需要新建產線;
規劃2025年鈉電材料月產萬噸級、年出貨10萬噸、市場占比將達到10%以上。
5.當升科技
正極技術路線:普魯士化合物、層狀金屬氧化物
產品/專利:
新產品層狀氧化物SNFM-K3實現了比容量達到177.2mAh/g,首效倍率到達91.3%的突破
布局情況:
采用特殊微晶結構前驅體以及材料結構調控解決了鈉電池正極材料關鍵技術瓶頸,目前已完成工藝定型并向國內大客戶送樣,產品性能指標優于市場同類產品,預計2023-2024年量產。
6.振華新材
正極技術路線:
層狀金屬氧化物
產品/專利:
能量密度120-130Wh/kg;循環次數2000-4000次;溫和放點倍率0.2-0.3C;具有高壓實密度、 高容量、低pH值和低游離鈉的特性;基于公司在三元材料的生產工藝布局(三燒工藝),因此兼容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的產出率更高(兩燒工藝);正極材料合成技術主要包括:①多元素協同摻雜技術②晶體結構調控技術 ③低pH值、低游離鈉控制技術 ④形貌尺寸、顆粒粒徑調控技術
布局情況:
第一代正極已實現噸級出貨,第二代已向客戶送樣;22年6月發布定增預案,規劃建設年產10萬噸正極材料,生產高鎳、中高鎳及中鎳三元正極材料,并兼容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線與三元材料兼容;深度合作寧德時代;公司利用現有的1萬噸三元產線生產鈉離子正極材料,產能預計可達1.3-1.5萬噸。
正極產品:目前4.0V已經沒有問題,現在在做4.1V、4.2V的體系;正極價格:6-7萬,貴的在7-8萬,還有十幾萬的;鈉電設備投資額:鈉電一萬噸設備不到兩億,和鐵鋰差不多;每噸凈利潤:遠期希望能做到5000-6000元;正極價格:M或M-1與國內鎳價聯動。正極工藝:做鈉電是兩燒工藝。
量產情況:今年希望能做1GWh,明年就10-20GWh;如果今年做不到,那就是明年1GWh后年10-20GWh,5倍10倍的增長。
產能:到9月年產上萬噸規模,月產1000噸以上,就能出貨,四季度可能批量出貨;對于兩燒工藝,1萬噸三元做1.1萬噸鈉電,對于三燒工藝,可以做1.3-1.4萬噸。回報率在5年內,8年是極限。
循環次數:常溫4000+次,高溫不到1000次,再過半年到一年可以做到6000-8000次。
能量密度:150到160kg/wh,未來可能做到170-180。
低溫:零下20度可以93%-94%保持率。
快充:沒問題,4C到5C,首次效率87%-88%,和鋰電差不多。
7.中偉股份
正極技術路線:
層狀金屬氧化物
布局情況:
鈉系前軀體有2-3家客戶,已完成主流客戶的送樣,預計2023年上半年可實現批量供貨。22Q3產能10噸級;23H1產能100噸級;23H2產能1000噸級。
8.格林美
正極技術路線:
層狀金屬氧化物、普魯士藍體系
產品/專利:
一種摻雜包覆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所述材料的化學結構式為NaNixMnyVzAl1-x-y-zO2。在0.1C倍率下首次放電比容量能夠達到113.5mAh/g,100次充放循環后容量保持率高達98.9%,首次效率能達到96.32%。格林美正極材料專利中的錳源為硫酸錳。
布局情況:
擁有鈉離子補鈉的方法、鈉離子電池及其制備方法等多項專利;在普魯士藍和層狀氧化物等鈉離子電池材料兩大技術路線均有產業技術積累,多家下游客戶認證中。
9.邦普循環
正極技術路線:
普魯士藍類
產品/專利:
2022年專利CN113972364A:層狀碳摻雜磷酸鐵鈉,實施例在100次循環后比容量約100mAh/g。
2022年專利CN114212803A:氟摻雜的普魯士藍類正極,低倍率條件下正極比容量150mAh/g以上,200次循環后保有130mAh/g。
2022年專利CN114242972A:具備包覆層的復合聚陰離子正極材料NaNi(PO4)(SO4)F,放電比容量在130mAh/g附近,100次循環后仍保留約110mAh/g,工作電壓3.8V。
布局情況:
多項制備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專利被核準并公開
10.傳藝科技
正極技術路線:層狀氧化物
產品/專利:
前期公告正極克容量140mAh/g,負極克容量300mAh/g,單體電芯145Wh/Kg,循環次數4000次,大于88%的容量保持率。現各指標已提升。初期測算電芯成本是0.35-0.5元/Wh,后續會低于0.35元/Wh;預估售價在0.6-0.7元/Wh;預估成本在0.35-0.45元/Wh,毛利率大概在30%-40%左右;預估凈利率15%-20%,要根據產量規模討論。
布局情況:
前期公告進度為2022年10月中試線投產,2023年2GWh產線投產,實際會更快;不僅建設了電芯產線,也建設了正極負極產線;單GWh投資5億元;
根據不同市場需求來定義產品性能和路徑,對于儲能,有低成本的產品,能量密度90-120Wh/Kg,循環次數有望達到10000次,成本低于0.35元/Wh。
11.立方新能源
正極技術路線:層狀金屬氧化物
產品/專利:
引入氧化石墨來優化亞鐵氰基正極材料的制備,制備得到的錳鐵氰基正極材料中具有高的鈉含量及良好的結晶性和導電性,以其作為正極材料組裝得到的鈉離子電池具有高容量和高的充放電電壓,從而具有高的能量密度。立方新能源正極材料專利中的錳源為硫酸錳。
布局情況:
2022年4月19日,發布新一代鈉離子電池,采用自主合成層狀氧化物正極和商用高首效硬碳負極,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充放電倍率、高安全以及優異的低溫性能。
發布會上,立方新能源公司與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鈉方新能源公司與貴州振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助推電化學儲能產業加快鈉電材料端布局。
12.眾鈉能源
正極技術路線:聚陰離子型鐵基材料與碳基復合材料(硫酸鐵鈉)
產品/專利:
全體系電芯性能:能量密度:120-160wh/kg;循環性能:2000-10000圈,可在零下20℃正常工作。
布局情況:
目前眾鈉已經建成硫酸鐵鈉系正極材料量產線,已于今年4月成功完成中試試驗,全套工藝無污染,能耗約為常規工藝的1/3。
13.星空鈉電
正極技術路線:(鐵基)普魯士藍
布局情況:
2019年,遼寧星空鈉電電池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鈉離子電池近日進入量產階段,代表著世界首條鈉離子電池生產線投入運行。隸屬遼寧宏成集團旗下,是一家以鈉離子電池材料研發與電池生產制造為一體的高科技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
公司以鈉離子儲能及智能微電網技術為核心帶動力,組建了由5位國內外材料領域頂尖院士、9位杰出博導、50位博士精英團隊構成的電力儲能研究院,鈉離子電池研發能力居于世界領先水平。
目前已取得電網應用領域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軟件著作權22項、以鈉離子材料為核心的國際專利15項以及國內發明專利40項,今年計劃申請以鈉離子材料為核心的國際專利20 項以及國內發明專利100項。目前鈉離子電池已經規模化量產,達到商業化應用水平。
14.美聯新材
正極技術路線:
普魯士藍(白)(優勢)/層狀氧化物/聚陰離子化合物(在研)
產品/專利:
鈉電正極三條技術路線公司均有布局,普魯士藍化合物路線優勢更為明顯:
普魯士藍(白)正極材料方面,公司本身有氰化鈉原料優勢,與七彩化學的普魯士藍技術優勢協同;
參股公司華納新材側重于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技術路線,部分產能正在建設中;
公司控股孫公司美南新材則在研究聚陰離子化合物。
布局情況:
鈉電池普魯士藍正極材料50噸中試生產線已投產,并已通過部分電池廠商的檢測;
具有普魯士藍(白)上游核心原材料氰化鈉液體產能30萬噸/年和固體產能1.5萬噸/年;
與七彩化學擬共同投資25億元建設“年產18萬噸電池級普魯士藍(白)項目”,配套90gwh儲能電池。本次合作項目將以合資公司美彩新材作為主體進行實施,注冊資本為5億元,美聯新材出資額占標的公司注冊資本的51%。項目擬分三期建設:一期1萬噸計劃投資3億元預計23年底投產,二期5萬噸計劃投資8億元預計24年投產,三期12萬噸計劃投資14億元預計26年投產;
目前已有三條隔膜生產線建成投產,另有一條生產線已進入試生產階段,從而建成合計3億平產能,遠期規劃或將超過15億平;
客戶方面,已通過安馳科技產品認證并完成中試訂單交付,其他客戶送樣認證順利推進。
15.百合花
正極技術路線:普魯士類鈉電池
產品/專利:
4-5萬元/噸;
能通過后端的處理把結晶水去除
布局情況:
預計2023年三季度出產能。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儲能與充電):15家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相關企業產品專利及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