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是能量單位,“Ah”是容量單位,能量和容量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
首先是電壓,不同的電池都有不同的電壓。一節堿性電池是1.5V,鉛酸電池12V,磷酸鐵鋰電芯3.2V,三元電芯3.7V左右。其次是容量,電池充放電的過程,實際是正負極之間帶電離子移動的過程。充滿電之后,能流動的離子越多,那電池的放電能力就越大。最后是能量,一塊電芯究竟能放出多少電呢?因為每時每刻的電芯電壓是不一樣的,所以工程師在開發的時候,需要用恒定電流的方式測試電芯容量,結果才能更準確。用一定的電流,放電一定的時間,拼起來就是Ah,也就是容量的單位。當一款電芯開發好之后,工程師就會用容量的大小對不同的電芯進行區分,久而久之形成了慣例。比如一塊小米的電芯20000mAh;一塊來自寧德時代的車用級電芯203Ah,一塊用于儲能電站的電芯可能是280Ah。但是,不是所有的電池,都只用一節電芯的。我們還可以通過串聯或者并聯的方式增加電芯數量,串聯可以增加電壓,并聯可以增加容量。通過調整串聯和并聯的數量,可以獲得最終需要的電池能量,對應了我們剛剛說的公式。新能源汽車的工作電壓在300或400V,甚至有更高的800V。而一個鋰離子電芯的輸出電壓通常在4V左右。這樣我們就需要把100節左右的電芯,給串聯起來,這時候容量不變,電壓升到400V。我們拿新能源汽車的電池舉例,某汽車的電池包由96個203Ah的電芯串聯而成,沒有額外并聯。如果我們仍然用容量的角度來看,這塊電芯是203Ah。但一塊電芯,和96塊電芯組成的電池包,都被稱為203Ah,顯然不合適,所以我們需要用能量來衡量。一塊電芯的額定電壓是3.7V左右,乘以203Ah等于730Wh,是0.73度電。而ER6電池包,雖然電芯容量也是203Ah,但額定電壓是351V,計算得到整個電池包能量為69.9kWh左右。這樣就能輕松區分了。同理到工商業儲能產品,如下圖,它的電池系統由240個280Ah的磷酸鐵鋰電芯串聯而成,此時,我們就需要用能量來衡量,而不適合用容量。其中,LFP32V/280Ah表示這個儲能系統中使用的電池組是一種磷酸鐵鋰電池,具有32V的額定電壓和280Ah的容量。1P240S是指儲能系統中使用的電池組的連接方式,"P"代表平行(Parallel),表示電池組中電池的連接方式是并聯連接。1P表示沒有并聯,"S"代表串聯(Series),“240S”表示有240個電池按順序串聯在一起,以增加總體的電壓能力。資料來源:儲能產業網、網絡等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儲能與充電):為什么充電寶用Ah,而儲能電站用W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