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碩集團旗下宇碩(UniMax)宣布推出世界上第一款采用鏡面陣列視覺擴展器 (MAVE) 技術的增強現實平視顯示器 (AR HUD),這是一種顯示實時信息的革命性新方法比競爭對手的產品更小、更便宜、更節能的汽車擋風玻璃。
一、華碩AR HUD:緊湊實用,體積減少至少 30%,便于汽車集成
由于AR HUD需要通過層層的光路和反射設計才能實現高質量的VID和FOV屬性,因此AR HUD設備的尺寸也遠大于W-HUD和C-HUD。

華碩AR HUD:FOV 9.7*4.55° ,VID>8m,采用LCD影像源解析度為480×240
由于體積較大,當 AR HUD 安裝在儀表板前時,其集成會造成很大的限制,因此僅能應用在部分對體積不敏感的車型。一方面,安裝區域需要特殊設計和修改才能有足夠的空間,另一方面,如果安裝區域過于擁擠,散熱易出現問題。

大多數現有 AR HUD 因其光路設計而面臨尺寸上的技術障礙,但新一代 AR HUD 可以通過改進的光路設計實現更輕、更薄的存在。

華碩AR HUD光路
平板型AR HUD是不同于以往AR HUD產品的,基于光路多重反射設計的新一代AR HUD。平板型 AR HUD 利用尖端的 MAVE 技術,使外部光路可以穿透和反射,有點像百葉窗,無需大的面板即可投影寬幅圖像。與現有的AR HUD相比,體積尺寸至少可以減少30%,并且可以輕松集成到大多數車輛中。目前,AR HUD技術門檻很高,僅少部分廠商擁有這項技術,比如說華陽、怡利電子、澤景、未來黑科技、思必馳、疆程、智云谷、瀚思通等。
二、適用于任何擋風玻璃:無重影圖像傳輸削減了對楔形玻璃的需求
新的宇碩 AR HUD 技術通過消除在擋風玻璃中使用昂貴楔形玻璃的需要,為汽車制造商緩解了成本焦慮。

華碩AR HUD無需楔形擋風玻璃
傳統 HUD 設計是將圖像投射到擋風玻璃上,會出現“重影”現象,即在駕駛員視線中出現第二個較暗的圖像——與中心圖像略有偏移。這種重影是由擋風玻璃的第二層外玻璃層反射的投影引起的。
通過采用單一、均勻的聚乙烯醇縮丁醛 (PVB) 粘合層,風擋的兩層玻璃之間會形成一個精確的角度,從而消除縱向重影。楔形風擋將顯著增加HUD系統的整體成本。
宇碩 AR HUD的光學技術能夠與常規擋風玻璃配合使用,使其能夠安裝在低成本汽車中。
三、散熱方面:高亮度、低功率和熱量
宇碩 AR HUD為內部和外部光路提供出色的光效,從而降低HUD硬件部分的功耗、工作溫度以及發熱量。散熱方面的優化也減少了安裝空間以及系統的復雜性。
與其他 AR HUD 技術相比,宇碩產品能夠在相同亮度水平下實現顯著的功耗節省。具體來說,宇碩 AR HUD 的MAVE 技術能夠提供高達 30% 的波導效率——與競爭對手的產品相比,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關于宇碩
宇碩電子UniMax Electronics Inc.是一家專業的汽車電子設計和制造公司,由華碩集團全資擁有。該公司利用世界一流的研究資源開發高質量的尖端技術,為世界各地的客戶定制和增強車載數字體驗。
通過整合華碩集團的資源和領先的解決方案,宇碩的目標是將其 OEM 供應鏈擴展到國際汽車制造商,同時牢固地確立自己作為汽車電子和制造業創新的全球先驅者的地位。
延伸:華碩汽車行業布局
近年來,手機、家電、筆電等電子制造產業增速不再,而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勢頭襲來,各行業巨頭均開始積極入局造車,從華為、小米到富士康、聞泰,再到美的、海信等均在搶占造車賽道。華碩為大家所熟知大概是華碩筆電,但其實早在2007年華碩便已進入汽車電子行業。下面是華碩集團汽車電子布局的重要事件。
|
|
l成立宇碩電子,進入汽車電子產業,布局全球主要車廠OEM供應鏈
|
|
l宇碩電子研發智慧云端行車導覽系統,導入和泰汽車的電動汽車試行專案
|
|
l宇碩電子正式進入臺灣地區現代汽車供應鏈,導入其研發的智能車機產品
|
|
l投資蓋亞汽車(GAIUS HOLDINGS LIMITED)1000萬美元,取得35%股權
|
|
l攜手裕隆日產打造智能車用無線充電座,正式導入部分日產車型
|
|
l華碩智慧物聯網(ASUS IoT)攜手華城電能,打造AI車牌識別DC直流充電站
|
艾邦現建有汽車抬頭顯示HUD微信群,大陸電子、未來黑科技、澤景、馬瑞利、華陽多媒體、法雷奧、怡利電子、前海智云谷、613所、矢崎儀表、疆程、樂駕科技、京龍睿信、均勝電子、熾云科技、銳思華創、舜宇光學、廣景、寶沃汽車、北汽、日產、比亞迪、一汽、上汽、蔚來、吉利、3M、積水、福耀玻璃、富蘭光學、亮宇光學、京瓷、瑞霏光電等,歡迎掃碼加入。加入前請轉發本文。


閱讀原文即可加入HUD交流群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智能汽車俱樂部):華碩也有AR HUD : 體積減少30%,且無需楔形擋風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