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后視鏡,就像賽(lao)車(si)手(ji)的另一雙眼睛,時刻幫TA們留意著行程中每一份出其不意的“禮遇”。
后視鏡里的世界,除了越來越遠的道別,一直后退的街景,秋名山永遠追不上來的GTR,還有 ECE R46 和 GB 15084 。
法規君今天來聊聊關于后視鏡法規的最新動向,CMS。


1 中國的CMS要來了

借著汽車向智能化、網聯化飛速發展的東風,電子后視鏡(CMS,camera-monitor system)閃亮登場。
CMS作為間接視野裝置領域的顛覆產品,其利用攝像頭(camera)采集傳統后視鏡視野內的路況,在車內監視器(monitor )上顯示,不僅可以有效擴展司機視野,提升惡劣環境下的后視效果,規避視野盲區,還能降低車輛的空氣阻力,增加整車造型設計的未來感。
此外,高品質的CMS還能為車輛的智能駕駛系統提供底層硬件支持,代表著汽車廠商的技術前瞻性。
但由于國內現行關于后視鏡的強標 GB 15084-2013《機動車輛 間接視野裝置 性能和安裝要求》不允許乘用車安裝CMS,當前只能在概念車上看到CMS的“身影”。
為了促進CMS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GB 15084 已完成最新版修訂,即將發布實施,中國的CMS終于要來了。


2 CMS法規解讀

歐標
由于 GB 15084 最新修訂版本與歐標 ECE R46 在關于CMS主要的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方面基本一致,本文僅依據 GB 15084 修訂版進行說明,對 ECE R46 的要求不再贅述。
國標
GB 15084 修訂版增加了CMS凸出高度要求及測量方法、Ⅰ至Ⅳ類(乘用車必裝Ⅰ類內后視鏡、Ⅲ類外后視鏡)CMS的功能性要求、對CMS 的撞擊要求及試驗方法,并同步修改了2013版已有的Ⅴ類 和Ⅵ類CMS 功能性要求。
CMS法規要求解讀:
① 調節:不使用工具即可調整;監視器亮度應能手動或自動調節。(保證操作便捷)
② EMC:Ⅰ至Ⅳ類的CMS應符合GB 34660。(CMS作為電子部件,應符合相應的電磁發射限值,具備相應的抗擾性能)
③ 凸出物:車內、外CMS部件的凸出曲率半徑不小于2.5mm。(降低碰撞事故中的二次傷害,同整車內外凸標準邏輯;有豁免條件)
④ 失效警告:如果系統不可操作,應該以警告提示、顯示信息或者狀態指示器缺失等方式告知駕駛員,用戶手冊上應該解釋這些提示信息。(CMS失效需要及時警告駕駛員)
⑤ 功能要求:包含監視器亮度的方向均勻性、橫向均勻性,亮度和對比度復現、灰度等級復現、色彩還原、彌散、光暈和眩光、點光源、銳度、景深、幾何畸變、閃爍、幀率、成像時間、系統延遲、亮度引起的眩光等16個方面的基本功能要求。(CMS必須準確、清晰、及時地向駕駛員還原車外視野)
⑥ 安裝數量:CMS監視器的最大安裝數量不超過對應的視鏡數量。(為符合駕駛員使用習慣,CMS外后視監視器不超過2個,內后視監視器一般為1個)
⑦ 可見性:CMS工作時,相關視野應對駕駛員永久可見。(為保證行車安全,CMS顯示屏不可切換顯示其它信息;有豁免條件)
⑧ 開啟關閉:CMS在車輛打開時開啟(如解鎖車輛、打開前門)。在發動機關閉后繼續運行120+ s,并在7min內可1s重啟,此后可7s重啟(如打開前門)。
⑨ 模式切換:對于車內后視鏡+CMS雙系統,CMS模式應由駕駛員設定。模式切換裝置應置于系統上。(當前市面上的流媒體內后視鏡基本都具有此功能)
⑩ 視野范圍:CMS除應滿足傳統后視鏡的視野要求外,還需滿足相應的放大倍數和分辨率要求。(實際傳統后視鏡因鏡面曲率、形狀和大小限制,視野區域有限,CMS的視野范圍將顯著大于標準要求,可有效規避各類視野盲區,這也是CMS最核心的競爭力之一。)
內后視CMS視野范圍要求
外后視CMS視野范圍要求
? 視野調整:CMS除了可像傳統后視鏡一樣調整默認視野外,還可臨時調整視野,用于在一些特殊駕駛情況下改善視野,比如合并車道、泊車。(變道時,CMS視野擴大,提高安全性。)
? 覆蓋顯示:僅可覆蓋顯示安全相關后視野信息;覆蓋顯示信息視為障礙物; 每個覆蓋顯示不得超過規定視野顯示表面的2.5%;內后視CMS覆蓋顯示總表面不超過規定視野表面的15%,外后視CMS不超過10%。(覆蓋顯示參照傳統后視鏡的障礙物規定;降低非必要信息的覆蓋顯示,下圖明顯不符合要求)。
? 撞擊要求:CMS在進行撞擊試驗時,鏡頭應不發生破裂。(新增CMS撞擊點)


3 法規實施及影響

歐標
自ECE R46 2016版本在2016年6月18日生效后,CMS在歐洲、日本等地區已經可以合法上路,搭載CMS的量產車型包括奔馳Actros卡車、雷克薩斯ES300h、奧迪e-tron等。
國標
GB 15084-20XX 《機動車輛 間接視野裝置 性能和安裝要求》自2018年12月19日下達修訂計劃,項目周期30個月,目前仍處于報批階段,預計2022年內可以發布并對新認證車型實施,在產車將給予一年的過渡期。
實際上,當前國內的汽車流媒體內后視鏡已經比較常見,作為輔助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替代傳統內后視鏡,在QC/T《汽車用流媒體后視鏡》(非強制性法規)中就明確要求,當流媒體模式發生故障時,產品需能通過手動或自動方式切換回視鏡模式。
而在車外后視鏡領域,也有不少輔助擴大后視野的產品,以本田Honda SENSING 中的LWC盲點顯示系統為例,其通過在右后視鏡上安裝攝像頭,在中控顯示屏上擴展視野,可使右后視鏡視角由20度提高到80度。
以上產品并非真正意義上的CMS,也不符合CMS法規要求,比如無法做到永久顯示后視野及開門自動開啟等要求。
誠然,后視鏡從傳統光學鏡片轉向CMS,需要解決的難題還有很多,比如高昂的成本和可靠性,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法規的修訂,CMS大規模推廣應用只是時間問題。
畢竟,你能接受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還要靠3塊反光鏡片來觀察世界嗎?
文章來源:汽車法規視界
電子后視鏡法規放開在即,其量產細節如防炫光、防霧除霜、畸變矯正、傳輸速率等如何改進?歡迎加入艾邦汽車電子后視鏡CMS交流群與華陽通用、京東方精電、廣州融盛、豫興電子、青島即東、翰思通、新陽榮樂、遠峰科技、舜宇、歐菲光、丘鈦微、合力泰、聯合光電、天實精工、信利、金康光電、豪威等行業人士進行探討。進群前先轉發本文。
推薦閱讀:

車載攝像頭技術趨勢簡介

一文看懂ADAYO華陽電子外后視鏡

電子后視鏡CMS攝像頭生產設計指南(收藏)

電子后視鏡CMS的六大挑戰
一、會議議題
NO. |
議題Topic |
邀請嘉賓 Invited speakers |
1 |
車載攝像頭相關應用標準解讀及測試方案 |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 高級工程師 李林峰 |
2 |
電子后視鏡的技術發展路徑與應用前景介紹 |
東風集團 科技創新部 王子豪 |
3 |
車載攝像頭在智能汽車時代的應用場景解讀 |
智己汽車 鈕晨霄 |
4 |
新豪威-自動駕駛賦能者 |
豪威集團 汽車電子業務拓展總監 孫磊 |
5 |
可支持夜間以及低能見度下行駛的攝像頭感知系統 |
軒轅智駕 產品經理 劉濤 |
6 |
高算力視覺芯片在車載攝像頭的應用方案 |
地平線 |
7 |
水汽捕集泵在攝像頭真空鍍膜領域的應用 |
北京天地精儀科技 總經理 宋艷霞 |
8 |
車載攝像頭的核心部件光學鏡片的工藝技術介紹 |
麗景科技 |
9 |
寶理材料在攝像頭產業應用案例與技術解析 |
擬邀請:寶理材料 |
10 |
虹軟視覺技術賦能智能汽車安全駕駛 |
擬邀請:虹軟科技 |
11 |
CCD攝像頭激光焊接工藝 |
擬邀請:三束激光 |
12 |
自動駕駛時代視覺傳感器的應用案例介紹 |
擬邀請:Momenta,知行科技 |
13 |
電子后視鏡的技術發展路徑與應用前景介紹 |
擬邀請:常州 斯伯銀 |
14 |
連接技術解決方案在車載攝像頭鏡頭組的應用案例 |
擬邀請:安費諾 |
15 |
車載攝像頭膠合材料-UV膠的材料應用介紹: |
擬邀請:漢高,道康寧 |
16 |
基于FPGA攝像頭圖像采集顯示系統介紹 |
擬邀請:京微齊力(北京)科技 |
17 |
車載攝像頭CMOS圖像傳感器解決方案介紹 |
擬邀請:sony |
18 |
ADAS鏡頭與標定做法實例介紹 |
擬邀請:珠海華亞,德賽自動化,珠海廣浩捷 |
二、收費標準
參會人數 |
1~2個人 |
3個人及以上 |
會議前 付款 |
2800元/人 |
2700元/人 |
現場付款 |
3000元/人 |
2800元/人 |
★費用包括會議門票、全套會議資料、午餐、茶歇、晚宴等,但不包括住宿;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智能汽車俱樂部):汽車電子后視鏡CMS的最新法規動向及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