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能源、十四五、碳中和、碳達峰等多重規劃與目標所帶來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各省市陸續出臺了支撐光伏“十四五”規劃發展的利好政策,目前已有31個省明確表示將加快推動綠色能源發展,其中有12個省已發布新能源光伏裝機目標,累計超過316.5GW。另外多個省市明確針對分布式光伏項目仍有補貼。在各種補貼政策的支持下,分布式裝機規模大幅提升。
對于大型地面電站,招標情況持續火熱。2022年以來組件招標項目發布量井噴,據隆眾資訊統計,國內1月、3月、4月規模均超過20GW,2022年1-4月,光伏項目累計招標量為82.32GW,同比上漲247.92%。且2021年作為風光大基地項目的開局之年,第一批大基地項目迄今為止已有9成以上開工,第二批風光大基地項目正在抓緊準備啟動。國內整體下游市場需求旺盛。
海外光伏需求再度加碼。歐洲受到俄烏地緣政治沖突帶來能源漲價影響,光伏發電作為可替代能源重建性價比突出,預計將帶來歐洲光伏需求迎來爆發。此后,近日美國白宮宣布將豁免東南亞出口光伏組件2年的進口關稅,預計國內終端組價企業可以通過東南亞生產基地向美國投放產品,需求會被向上引導,多晶硅、硅片的需求量增大,且國外對終端組件價格溢價接受度較高,國內企業利潤可觀。
作為光伏產業鏈的最上游環節,多晶硅是太陽能電池生產工藝的核心材料,由于多晶硅行業龍頭集中度很高,成本控制成為行業生存基本法則,淘汰了像德國瓦克、韓國OCI等這些國外高成本產能的企業,國內外的整體供應格局正在持續地向國內優化,這也直接導致國內多晶硅的發展情況牽動著全球光伏行業發展的進程。
圖1 全球主要多晶硅生產企業產能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隆眾資訊
從全年來看,雖硅料新增產能有所釋放,但相比下游環節,硅料產能目前仍是光伏產業鏈中產能產量最小的一個環節。硅料產線的投產時間周期比較長,從投資建設到調試完畢并投產量產,建設周期約12-18個月,產能爬坡周期約3-6個月,明顯長于下游硅片環節6-8個月的建設周期與1-2個月的爬坡周期,這種情況就容易導致產業鏈上下游擴產節奏發生錯配。
目前多晶硅的規劃產能過剩,但是實際產量依舊緊張,產能不是衡量供需情況的指標,5月國內多晶硅產量為62351噸,較上月漲3518噸,環比漲5.98%,但下游硅片方面,利潤可觀擴產快,電池組件環節的需求使硅片開工整體維持在高位。
截至目前,多晶硅與下游環節訂單緊張,超簽情況局部時有發生,月度簽單結束時間較前期明顯提前,受限于硅料的有限供給,仍有部分下游企業無料可簽,生產開工有降。可見供應情況偏緊,存在缺口。
在這種上下游供需錯配的情況下,硅料價格迎來新一輪的走高。從今年年初1月份中下旬開始,硅料價格半個月內快速拉漲,隨后高位持穩直至4月末階段性供需錯配推動價格繼續走高。
截至發稿,多晶硅主流成交價格區間參考在263-268元/千克,區間高端價格已觸及歷史高位,主流成交價格距去年高價已僅半步之遙。
圖2 2022年中國多晶硅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隆眾資訊
雖硅料企業新擴建產能正陸續投產但部分新增產能仍受疫情影響與硅料企業檢修等因素限制,產能釋放速度減緩,硅料實際供應增量有限。大部分投產時間在第四季度之間,年內對整體供應的貢獻有限,產能無法完全釋放,綜合來看對供應端影響不大。據隆眾資訊統計,截至2022年底,年內預計投放35.5萬噸多晶硅產能,累計國內產能將超過年產120萬噸。
價格方面,2022年我們認為整體價格趨勢以理性回落為主,年內高點或將出現在一二季度,而低點則在下半年至年末,原料面供應緊張壓力緩解后的某一個時間節點來臨。
資料來源:搜狐
END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光伏產業通):光伏迎來全球利好 硅料價格受供需影響或將再度“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