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光伏的人都知道組件一般是藍色和黑色,而下面這張圖片顯示:光伏組件居然成了綠色。
這張圖片上所展示的是某電站安裝的組件,雖然安裝時間不超過4年,但是已經出現了很嚴重的電致衰減(PID)現象,而光伏組件通常要使用20年,甚至25年。據光伏們了解,這款組件之所以出現如此嚴重的PID,主要原因可能是背板或EVA膠膜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
業內專家評述:“出現如此嚴重的PID,最大問題是背板和EVA,之所以會出現綠色,可能是EVA中羥基濃度超標,配方穩定性差,導致PID,進而引起發熱,EVA加速分解,產生的自由基跟銅反應生成甲基銅、氫氧化銅等。甲基銅的黃色和氫氧化銅的藍色混合在一起呈現綠色,分解程度不同(EVA均勻性不同),出現EVA分解的層次感。”
?對于組件來說,不單單是把電池和輔材封裝在一起那么簡單,要有效控制生產線上的每一個環節,才能避免中間可能存在的問題。專家表示,“組件生產企業不能一味控制成本,忽略產品質量,要對品質進行嚴格管控,才能避免出現此類問題。”
其實除了制造企業自身的管理體系外,引入外部第三方的監管也非常必要——TüV萊茵正就這方面問題深化各項服務。除了提供常規的檢測服務外,TüV萊茵還每年舉辦“質勝中國優勝獎”評選,致力于為行業選擇高品質、具有競爭力的光伏產品和服務廠家提供一份參考。
對于類似這種組件變綠的問題,面對品質的把控,第三方認證機構也在通過不斷的積累經驗、加強認證體系來協助光伏產業避免問題的發生。在TüV萊茵的質量評價體系中,針對背板的測試,包括兩個測試序列,初始性能測試、UV90kWh的老化測試、DH1000小時老化測試及DH1000小時后性能測試、105攝氏度的干熱1000小時老化及老化后性能測試等。
除了組件變綠,其他產品也存在各種各樣故障的可能性,這些有問題的產品會一點點從電站上“偷取”發電量,降低電站的收益。為此,TüV萊茵一年一度的“質勝中國優勝獎”分別從組件、逆變器等電子電氣產品,接線盒和背板等零部件以及其他幾方面詳細展開。
以組件為例,目前幾乎所有組件都拿到了各種認證,即便有業主方進行出廠監造,也難以完全避免問題的出現。“質勝中國優勝獎”評選除了將組件進行實驗室檢測外,也引入了戶外發電量競賽——從參賽廠家的1000塊量產組件中隨機抽取5塊組件用于測試,通過統計12個月的組件戶外實際發電量,按照全年發電量/參賽組件基準功率的結果進行排名。
在光伏組件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當下,這種測試將有助于電站投資商對供應商的選擇。2019年3月,TüV萊茵將首次公布組件戶外發電量排名。
如開篇時展示的組件變綠的案例只是個例,但隨著電站運行時間的推移,出現的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多,誰也無法保證自己的電站不出問題。但很多隱患是可以在前期就被“扼殺”在制造端的。
以連接器為例,隨著時間推移,連接器失效甚至老化后起火的事故也在增加。為此,TüV萊茵在2019年“質勝中國優勝獎”的評選中引入了新的“溫度沖擊加連續電流”測試,通過這些新的手段來減少最容易被忽略的故障隱患。?
除了對組件品質進行嚴格管控外,光伏電站運營期內有效的運維也非常重要,TüV萊茵也關注到了這一點——企業能否做到在問題出現之初排除隱患、在故障發生之后及時修復故障??
過去三年多的時間里,中國出現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運維公司,有的完全專注運維業務,有的是從產品制造、電站開發、工程EPC等業務里延伸過來,而這些運維企業的能力水平也參差不齊。面對這樣的現狀,TüV萊茵在2019“質勝中國優勝獎“的評選中引入了對運維企業的評估體系:
從光伏組件,到光伏零部件、光伏逆變器、儲能系統等產品,再到維護整個生命周期有效運營的運維業務,都做到品質把控后,才有可能避免發電量被“偷走”的情況。
資料來源:光伏們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光伏產業通):四年時間,光伏組件居然變成了綠色,如何做好光伏組件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