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類及特征
太陽能背板是光伏發電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位于太陽能電池板的背面,具備良好的絕緣性、阻水性和耐高壓性,耐老化標準為25年,能夠對太陽能電池片起保護和支撐作用,能夠有效保護電池片斷裂,隨著組件功率的提升,太陽能背板在單瓦組件成本構成中占比約3%左右。
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太陽能背板行業現狀深度研究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2-2029年)》顯示,太陽能電池板截面有五層,由上至下分為光伏玻璃、EVA、太陽能電池片、EVA和太陽能背板。按材料特性來劃分,太陽能背板目前市場上太陽能背板主要分為有機高分子類和無機物類,有機高分子類包括雙面含氟、單面含氟和不含氟三類,無機物類主要為玻璃背板。
按照生產工藝來分,太陽能背板可主要分為復合型、涂覆型和共擠型。初期的太陽能背板一般為雙面含氟的復合型背板,有PVDF/PET/PVDF三層結構,外層保護層PVDF具有良好的抗環境侵蝕能力,中間層為PET聚脂薄膜具有良好的絕緣性能,內層PVDF和EVA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但膠粘劑質量和加工工藝不佳,容易造成氟膜與PET基材的層間剝離。
市面上主流的太陽能背板材料具體的品種主要包括:TPT太陽能背板,TPE太陽能背板,BBF太陽能背板,APE太陽能背板,EVA太陽能背板等。
目前,市場上有機薄膜背板仍為主流,但從發電量、環保及成本等等原因綜合考慮,含氟背板市場份額呈下降趨勢,不含氟背板、玻璃背板、其他背板市場份額呈現不同程度增長,可以預計未來幾年含氟背板市占份額將持續下降。
2019年占比有機薄膜背板約為86.5%,玻璃背板為輔,主要用于雙玻組件,占比約為13.5%。2020年有機背板占比達72.3%,玻璃背板占27.7%。2021年,玻璃背板市場占比提升至24.4%,而含氟背板雖仍是市場主流,但市場占比降至65.9%。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二、主要原料
太陽能背板的原材料主要包括PET基膜、含氟材料和膠粘劑。目前含氟材料仍是太陽能背板的首選,其結構高度穩定,具有比一般材料更耐化學侵蝕、耐光輻照破壞、耐氧老化的優點。應用在太陽能背板上比一般材料更耐日光長期暴曬。
三、供應市場
無論是我國還是全球范圍內,光伏裝機容量的快速增長將帶動太陽能背板市場的加速發展,而我國已占據提供全球約95%的太陽能背板供應市場,是當之無愧的太陽能背板生產大國。
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134GW,帶動全球太陽能背板出貨量6.16億平米。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183GW,帶動太陽能背板出貨量超7億平米。其中透明背板組件漲勢較高,出貨超過5500萬平米,裝機量超過11GW。綜合估算,預計2023我國太陽能背板市場規模將達50-60億元,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90-100億元。
據統計,2020年太陽能背板行業CR3市占率高達62%,其中賽伍技術25%,中來股份24%,明冠新材13%。2021年在復合型背板原材料PVDF價格大漲的背景下,賽伍背板出貨量1.31億平米,中來股份背板出貨量1.68億平米躍居第一。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四、需求市場
眾所周知,能源短缺、氣候異常和環境污染等全球性問題已經日益嚴重,全球已有多個國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氣候目標,可再生能源是各國能源改革的大勢所趨。
光伏產業憑借其安全可靠性高、環境負面影響相對較小、應用范圍廣、可開發總量大等獨特優勢在全球范圍內大行其道,發展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共識,光伏發電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成為最有競爭力的電源形式,預計全球光伏市場將持續高速增長,直接帶動太陽能背板的需求市場。
1、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
據統計,2011年至2021年間,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從約30.2GW增長至183GW,實現年復合增長率17.6%。2020年全球電力供應結構中,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提升7%,其中光伏發電量提升20%。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2021年全球光伏市場規模加速擴大,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達183GW,創歷史新高占據新能源新增裝機量的近半份額。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除我國、歐美等需求大國外,以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對光伏的需求也正高速發展中。根據歐洲光伏產業協會預測,到2022年印度光伏累計裝機容量中性預測下將達到100GW,并在2023年有21GW的新增裝機容量,未來潛力巨大。
預計未來在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和全球綠色復蘇等有利因素的推動下,未來十年內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仍將保持快速增長。2021-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裝機有望達到234GW,2026-2030年,新增電力需求幾乎全部由清潔能源滿足,光伏年均新增裝機有望達到280GW。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近年光伏發電已成為電力增量主體,據國際能源署權威預測,到2025年光伏將在所有新增發電裝機中占比將達到57%,在可再生能源在新增發電裝機中占比將達到95%。到2050年,光伏累計裝機有望超8500GW,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發電來源。
2、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
我國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光伏市場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和市場自主發展下增長迅速,面臨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量已經從2008年的0.2GW發展到2021年的306GW,年復合增長率超20%。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2021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54.88GW,同比增加13.9%。其中,分布式光伏裝機29.28GW,占全部新增光伏發電裝機的53.4%,歷史上首次突破50%。同年戶用裝機達21.6GW,創歷史新高,占2021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的約39.4%。
預計未來五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將保持穩定增長,占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的30%左右。
來源:觀研報告網
END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光伏產業通):2022年太陽能背板供需分析:我國為供應大國 行業集中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