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為23.71GW,同比增長139%。
同時,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6月光伏組件招標量創紀錄地達到86.7GW(不含2021年12月招標項目),已接近2021年全年招標量的兩倍,中標量也達到了87.5GW。
鑒于近期多個省份陸續批復新一批項目指標及第二批大型風光基地項目的建設工作已啟動,業內預計下半年光伏市場需求仍有望保持整體上漲態勢。
縱觀上半年,招標企業前十位均為央企、國企,合計招標量已達71.1GW,占比為82.1%,占據頭部陣營的央企、國企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轉型的中流砥柱。
相比2021年,一、二梯隊的央企、國企招標規模都躍升了一個歷史性臺階,而第三梯隊的招標規模整體也呈現量級上升,持續強化光伏發電的新能源投入。
依據中標公示統計,以隆基、晶澳與晶科為代表的頭部企業中標規模分列前三,整體中標份額占比為49%,統攬市場半壁江山,其中,隆基與晶澳的中標量均已超過10GW。
雖然位列前十的整體中標份額累計已達85.8%,但爆發式增長的需求激發各企業風云際會,隆基綠能在一季度及上半年中標規模位居榜首,其后與晶澳競相追逐,截至6月30日,隆基依然盤踞首位。
依據招標(可統計產品功率)數據統計,2022年1-6月500Wp以下的小功率組件招標規模份額僅占3.1%,較去年23%的占比份額出現了斷崖式下降。隨著光伏企業不斷刷新電池效率世界紀錄,用戶端對組件功率增大的需求趨勢盡顯。
同時,在招標規模大幅增長的背景下,大組件功率的分化態勢也顯著,500-580Wp的組件招標規模份額僅2022年上半年已占比88.5%,較2021年全年73%的占比份額已增長了15.5%,而580Wp以上的超大版型組件的招標規模份額較2021年僅增長4.4%。
尤其近兩個月,包括中廣核新能源等多家央企、國企集采項目招標中明確限制P型組件的功率不超過560W,多個標段限制超大板型組件參標,以此確保大型地面電站的能源安全,穩健實現綠色轉型。
依據上半年中標(可明確組件尺寸)數據統計,166組件市場份額持續走低,僅占整體規模的7.7%,逐步被182組件替代。而210組件的市場份額增長遲緩,13.5%的市場份額占比遠不及行業機構的年初預期。182組件78.8%的市占率顯示出強勁的市場表現力。
近兩個月僅限182產品或限制超大板型投標的項目累計規模已達14.2GW,占近兩個月整體招標規模的近60%,占上半年招標總量的16%。在市場需求趨勢的引導下,部分210組件制造商順勢加入到182陣營中來,以182產品進行投標從而提升產品市占率。
截至今年6月底,182/210單雙面組件的報價均值為1.98-2.04元/瓦,年初至今漲幅為5%。年初至今,EVA粒子、硅料和光伏玻璃價格漲幅分別為31.1%、24.1%、14%,這推動下游硅片和電池片年內漲幅達18.8%和11.1%。
組件價格調漲受制于上游原材料價格的持續暴漲,作為產業鏈終端面向客戶,卻承擔了產業鏈成本上漲的大部分壓力。
與此同時,上游原材料價格頻繁上漲而產生的傳導效應,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6月22日,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組織召開光伏產業發展形勢座談會,全面梳理產業發展形勢,分析企業生產經營、產業投資、產能建設、市場供需等方面面臨的問題,研究推進光伏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措施建議。
近期,一線廠商雙面組件的投標報價均逼近2元/瓦,甚至超過2元/瓦的報價也屢見不鮮。業內人士認為,若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預計短期內組件價格仍將保持高位運行,或將導致國內大型地面電站項目階段性放緩。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光伏產業通):上半年全國光伏組件市場供需兩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