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伏HJT、鈣鈦礦電池相關公司連續大漲,京山輕機15天8板,股價大漲超140%,寶馨科技9天7板,股價大漲67%。
消息面上,隆基硅異質結光伏電池(HJT)光電轉換效率達26.50%,創造了大尺寸單結晶硅光伏電池效率新的世界紀錄。
而除了HJT電池,近期包括華西、信達、長江、開源等多家券商還提到了IBC電池技術。
華西證券指出,IBC(或HBC/TBC)等電池有望在未來成為明日之星。長江證券也認為,IBC電池可以與多種電池技術進行疊加以進一步提升效率空間,未來產業化具備發展潛力。
什么是IBC電池技術?
IBC電池,即叉指式背接觸電池,是高效大面積太陽能電池之一。
資料顯示,光伏電池片是決定組件效率和成本的核心器件,對于光伏發電成本的下降具有關鍵性的作用。
2015年之前,光伏電池主要由鋁背場(BSF)電池主導。
到2015年,PERC電池開始起量、并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電池,但是目前PERC電池、PERC+電池轉換效率已接近天花板,效率提升瓶頸已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P-PERC型硅電池市場占比已提升至91.2%左右,但是PERC的量產效率逼近實驗室效率極限24.06%,且提效速度開始放緩,2021年平均轉換效率23.1%,較2020年僅提升0.3pcts。
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對高效電池片的需求提升,TOPCon、HJT高效電池片技術路線也由此逐漸發展成熟,且轉換效率提升空間大,性價比優勢逐漸顯現,目前已逐步進入大規模產業化階段。
而IBC(或HBC/TBC等)、鈣鈦礦(疊層)電池是更前沿的光伏電池技術,華西證券稱它們有望在未來成為明日之星。IBC電池效率優勢明顯,但由于技術難度、投資較高,目前尚未大規模量產。
基于IBC電池結構衍生的新型高效太陽電池研究可分為兩個方向,包括HBC、TBC(POLO-IBC)高效晶硅電池技術,以及主要為PSC IBC疊層電池技術。HBC、TBC電池需要解決HJT、TOPCon技術存在的問題,還需要解決IBC技術嚴格的電極隔離、制程復雜及工藝窗口窄等問題。
IBC電池有哪些優勢?
信達證券指出,IBC電池有三個明顯的特點:
1)與PERC、PERT和HJT電池比較,該電池前表面無柵線,正、負電極采用交叉排列的方式被制備在電池背面,避免了常規電池正面柵線約5%左右的遮光損失。
2)背面利用擴散法做成p+和n+交錯間隔的交叉式電極接觸高摻雜區,通過在介質化膜上開孔,實現了金屬電極與發射區或基區的點接觸連接,降低了光生載流子的背表面復合速率。
3)由于背接觸結構,IBC電池的串聯電阻低于傳統電池,具有較高的填充因子。
另外,據長江證券研報,IBC電池可以與多種電池技術進行疊加以進一步提升效率空間:1)分別與TOPcon、HJT技術結合,制作TBC(POLO-IBC)、HBC電池,效率提升至26%以上;2)結合鈣鈦礦技術,制作PSC IBC疊層電池。
長江證券認為,IBC技術工藝疊加提效潛力明顯,未來產業化具備發展潛力。
哪些公司在布局?
據華西證券研報,布局IBC電池的國內企業眾多,如隆基、愛旭、普樂、天合、中來、晶澳、海潤等。
中來有IBC電池技術儲備且已實現小規模的IBC電池量產出貨;隆基計劃在原年產2GW單晶電池項目的基礎上對生產線進行技術提升改造,改建成8條HPBC(pIBC)高效單晶電池產線,預計形成年產4GW的電池片產線;橫店東磁預計2023年擇機做N型TOPCon和P-IBC的產能擴張。
華西證券認為,隨著PECVD/LPCVD等在HJT和TOPCon電池生產應用中不斷成熟,未來也有望推動IBC/TBC和HBC電池發展。
來源:華爾街見聞
END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光伏產業通):HJT、鈣鈦礦之后,這個光伏技術也可以關注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