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太藍新能源10GWh動力電池產業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在安徽淮南市政務中心舉行。該項目規劃建設10GWh半固態鋰電池生產基地,總投資70億元人民幣,建成后年產值達100億以上。
圖片來源:太藍新能源
9月26日,重慶太藍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藍新能源”)10GWh動力電池產業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在安徽淮南市政務中心舉行。太藍新能源與安徽省淮南市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簽訂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壽縣投資建設太藍新能源半固態動力電池產業基地。
該項目規劃建設10GWh半固態鋰電池生產基地,總投資70億元人民幣,建成后年產值達100億以上。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項目投資20億元,占地超過200畝,規劃產能3GWh,該期動力電池產能計劃投放高端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已獲取多個儲備客戶;二期項目投資規劃建設7GWh動力電池項目。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太藍新能源繼重慶生產制造基地之后的第二大鋰電產業園區。
資料顯示,太藍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5月,由國家高層次海外人才項目引進的鋰電研發專家和國內資深產業化團隊聯合創辦,太藍新能源長期致力于固態電池、半固態電池的產品研發和產業化。
早在2022年初,太藍新能源已啟動重慶生產制造基地“2+10”億瓦時半固態鋰電池生產線建設,其中第一條2億瓦時產線將于10月正式實現批量生產。
今年6月,太藍新能源宣布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公司本輪融資由中金資本、招商局創投聯合領投,清研資本、全新世資本、國鼎資本等機構共同參與,上輪投資機構君聯資本繼續追加投資,本輪融資主要用于產線建設、產品研發及人才搭建。
今年以來,除了太藍新能源,藍固新能源、衛藍新能源、高能時代、恩力動力、SES、Factorial Energy等國內外多家固態電池產業鏈企業接連獲得資本青睞。
此外,進入2022年,本田、日產、寶馬、奔馳等車企押注固態電池的消息不斷傳出。同時,東風、蔚來、上汽、北汽、長城、豐田、大眾、福特、Stellantis、通用、現代等多家國內外車企也加碼布局固態電池。
在材料方面,容百科技、當升科技、杉杉股份、恩捷股份、天賜材料、江蘇國泰、格林美等電池材料企業也加快固態電池相關材料研發生產。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鋰電產業通):70億元!10GWh!半固態動力電池產業基地落戶安徽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