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動力M7平臺首發大功率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10月8日,“源?新動力2022”產品云發布成功舉辦。新源動力全新M7平臺下兩款車規級大功率產品:燃料電池電堆HYMOD?-200M7和燃料電池系統HYSYS?-160 M7首發呈現。
10月7日消息,伯肯節能推出大功率高壓比燃料電池空壓機,采用空氣箔片軸承技術,適配60至130千瓦燃料電池系統的大功率機型,打破國外對該產品技術的長期壟斷。預計產業化后將大幅降低國內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成本,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我國的發展。
莊信萬豐在中國簽署首個燃料電池回收合同。10月7日消息,莊信萬豐(JM)已開始在中國回收燃料電池。該工廠位于江蘇省張家港市,正在提煉和回收來自燃料電池電堆技術領先供應商 Unilia 的汽車燃料電池關鍵部件膜電極組件 (MEA) 中的鉑族金屬成分。
日前,由戴姆勒和沃爾沃合資投建的氫燃料電池生產商Cellcentric宣布推出新一代氫燃料電池系統,該系統額定功率達到150千瓦,最長使用壽命可以達到2.5萬小時,較以往產品優化了系統設計的同時,更是顯著提高了服役壽命。如果一輛重卡每天運行8小時,一年365天天天出車,可以運行8年半。
近日,國鴻氫能與善水資本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把握氫能產業發展機遇,攜手開發氫能及清潔能源相關項目,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香港以及海外地區的氫能基礎設施以及生態系統的構建和發展。
10月4日消息,科慕計劃投資 2 億美元來擴大 Nafion 離子交換材料的產能和先進技術。投資將集中在 Nafion 離子交換材料技術平臺。Nafion 膜在三個關鍵能源工業領域發揮作用:燃料電池、儲能和制氫。
10月3日消息,巴拉德將投資 1.3 億美元在上海的 MEA 制造工廠和研發中心,這將使新 MEA 生產設施的年生產能力達到約 1300 萬個 MEA,將供應約 20,000 臺發動機。該設施還將包括每年組裝約 600 臺發動機的空間,以支持巴拉德發動機在中國的鐵路、船舶、越野和固定市場以及某些出口市場的生產和銷售。
10月1日,洛陽首輛氫能源汽車在洛陽氫能汽車產業園下線,整車長6.95米,最大總質量7.99噸,額定載質量2.35噸,整車續航里程可達400公里。標志著洛陽汽車產業正式迎來“氫時代”。
10月1日,佛山氫能共享兩輪車正式試運營 " 上崗 "。試運營期間,這種氫能共享兩輪車共投放了 25 輛。車身呈藍白色,采用金屬儲氫方式,整車凈重 36.4kg 上下,最高時速可達 25km/h,續航 80 多公里。
9月28日,永安行氫能自行車 Alpha 系列上市。該車采用低壓儲氫和換氫技術,是目前國內首款面向消費端大規模量產的氫能自行車。這是國內首款面向消費端大規模量產的氫能自行車上市,官方售價 12800 元,0.7L 儲氫器支持連續騎行 2.5 小時,續航里程 55 公里,行車時速最高 22 公里 / 小時。
-END-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氫科技網):全球氫燃料電池相關企業近一周動態匯總(10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