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儲能設備的價格集中在2000元至10000元人民幣之間。行業內習慣用1度電多少美元來定價,據元氣資本了解,功能相對簡約的品牌,例如華寶定價大概1000美元1度電,產品功能更多的正浩則高出30%左右。
此外,大部分中小廠家沒有自己的生產能力,需要找人代工,因此售價還要更高。
本文從原材料成本、銷售成本、運費成本、終端價格四方面詳述便攜儲能成本。
1.原材料成本
便攜式儲能設備的成本主要來自電芯、電器控制、結構件、配件等部分,其中電芯成本占比最大,電芯、逆變器占比50%+。從2021年到今年二季度,電芯部分成本維持高位,期待后續規模優勢帶來的成本下降;
便攜式儲能拆解圖
以電小二550Wh/500W便攜式儲能為例,產品售價為2180元/臺(折合3.96元/Wh),根據華寶新能招股書,公司平均毛利率50%,對應成本端1.98元/Wh。對成本端進行拆分:
1)電芯(成本占比34%):按單顆2500mAh的18650三元圓柱電池算,550Wh產品需電芯61顆,對應0.67元/Wh。
550Wh/500W便攜式儲能典型產品收入拆分
華寶新能1H21主要原材料成本結構
便攜式儲能用電芯以圓柱電池為主,強調循環次數,且產品輕量化驅動大電芯需求。因便攜式儲能產品帶電量相對低且結構簡單,所以一般選擇產品一致性最高的圓柱電池,以降低電池管理難度,且產品帶電量可靈活調配。
對電芯的要求上,更強調容量與循環次數,例如電小二的產品宣傳上,明確“800次循環后電儲量仍>80%”。
電芯趨勢上,因終端產品不斷往集約、輕量演進,使用單體帶電量2.8Ah以上的高容量電芯或將成為趨勢,相比2.5Ah以下的低容量電芯,高容量電芯對于材料體系和產品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對電芯供貨商的篩選標準進一步提升。
圓柱電芯規格與單價(元/顆)
便攜式儲能有望成為圓柱電池下一重要下游應用,預計2025年帶動17.2億顆電芯需求。根據前述測算,2021年全球便攜式儲能所需電池裝機量為2.4GWh,到2025年電芯需求為17.3GWh,對應CAGR為58%。
便攜式儲能帶動圓柱電池需求增長
圓柱電池下游應用對比(億顆)
2)儲能變流器(成本占比17%):目前500W的小型儲能變流器單價為0.37元/W。
2.銷售成本:
目前大部分線上便攜式儲能設備通過DTC和三方平臺進行銷售。
線上銷售是其最主要的銷售渠道。2016-2018 年,線上銷售占比不到50%,2020 年“新冠”疫情以來,全球線上消費習慣加速養成,消費習慣的日益普及將有助于便攜儲能行業的全球化發展。2021 年全球便攜式儲能的線上銷售比例已超過80%。
其中DTC直接受廣告成本影響,隨著海外隱私政策推行,廣告流量成本也在持續提升;而在三方平臺進行銷售,如亞馬遜、eBay、京東、天貓等平臺,都有較為高昂的平臺服務費,如亞馬遜,“抽成”高達30%。
為了保證穩定的利潤水平,成本每1元的增長,都需要提升更多的售價來彌補。
盡管上游鋰電池廠商已經在通過擴產等方式提升產能,但電動汽車行業對鋰電池電芯的需求更為旺盛。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數據,2021年,僅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規模就有4529億元,同比增長158.8%。便攜式儲能相比而言,是很小一塊市場,相對上游廠商話語權較弱。
3.運費成本:
目前國內電源發往美國等地主要通過海運方式,而海運價格持續下降有利于降低產品運輸成本;
4.終端價格:
我們認為,在原材料、銷售成本、平臺傭金、運費的基礎上決定了企業的降價空間有限,而在行業加速競爭中,具有成本、渠道優勢的大公司將持續占優;屆時眾多中小賣家將陸續退出市場,行業有望迎來量價齊升的邏輯。
參考資料:中信建投、東方證券、華寶新能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儲能與充電):便攜儲能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