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工商業經濟快速發展,工商業企業、用戶的用電需求不斷增長,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儲能節能話題。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870萬千瓦,平均儲能時長約2.1小時,比2021年底增長110%以上。
作為一家專業從事電源側、電網側、工商業側及戶用鋰電池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運營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南京四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象新能源”)的成功,也離不開“創新”二字。

5月24日,在第十六屆(2023)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大會(SNEC)專訪中,四象新能源分享了用戶側儲能解決方案的相關策略。作為專業的儲能系統服務商,其在儲能新賽道脫穎而出的背后,是研發生產的不斷精進、產品服務的迭代升級以及對關鍵要素的敏銳洞察和深入探索。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復蘇以及國家、各省市不斷提升對儲能技術研發的政策支持,儲能產業迎來了真正繁榮的“春天”。
安全、成本、性能、環境友好……為應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儲能技術路線“百花齊放”,不少產品也面臨著同質化等問題。許一磊說,四象在研發設計、質量控制、項目經驗、客戶服務等方面都具有核心競爭力。
“工商業儲能在市場上的關鍵考量不僅包括能量轉換的效率、儲能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儲能系統的壽命等顯性指標,熱管理、溫差控制、消防安全保障等一系列軟性指標也是儲能用戶、投資方、設備方等較為關注的問題?!痹S一磊表示,儲能應用場景廣泛、關鍵指標多元且細致,用戶需求差異性大。在這一背景下,四象新能源高標準產品矩陣和定制化解決方案應運而生。
目前,四象新能源研發的PowerON系列產品已經更新至第四代,也就是D系列工商業分布式儲能產品:D1(戶外分布式電池柜)、D2(戶外分布式一體機)、D3(戶外分布式液冷電池柜)。

“十四五”以來,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的加速,市場需求將蓬勃發展。四象新能源也瞄準了這一風口,立足國內、搶抓先機,布局全球市場。
許一磊告訴記者:“我們在熱管理、消防以及數據監控自動化巡檢等多個方面均有核心的發明專利以及對應的解決方案。國內擁有超5萬㎡的自有工廠,年總產能已達6GWH;在丹麥哥本哈根設立了研發和銷售中心,戶用儲能產品在中東、歐洲等地區需求廣泛、出貨穩定。”

四象新能源從2016年起步,專注于開發創新可持續的分布式儲能產品和服務,憑借在梯次電池領域扎實的技術積累,搶抓2019年新電池成本大幅下降帶來的機遇,快速進階到新電池系統賽道,躋身成為全國領先的儲能服務提供商。
從緊抓風口、躋身儲能新賽道,到篤行實干、新業務“多點開花”,經歷了長期的發展積累,四象新能源在專注創新中迎來逆襲般的“蝶變”,以專業的團隊、多樣化的產品、自主的知識產權以及豐富的管理、售后經驗獲得了用戶的一致認可。
目前,四象新能源已與寧德時代、德業股份、中國能建、紅豆集團、拓普集團、施耐德、普洛斯、協鑫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未來,四象新能源將進一步開拓歐洲、南美、南非、中東等核心海外市場,形成“國內、海外市場齊頭并進”的儲能全產業鏈格局。

從技術完整、示范應用到產業規?;?,儲能行業迎來新一輪高速發展:市場空間大、用戶群體廣、大量玩家涌入。而作為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的支撐技術,儲能的關鍵壁壘如何突破?
許一磊認為,機遇和挑戰并存,歸根結底,要運用核心技術構建穩定可靠的工商業儲能系統,豐富安全管理功能,在此基礎上提升用戶體驗感和滿意度,直面儲能市場的“風吹草動”。
2022年,鋰電池原材料價格一路上漲,最高漲至60萬元/噸,這也直接導致鋰電池價格飆升,并引發了市場上關于“新型鈉離子電池替代鋰電池”的熱議。
“作為集成廠商,我們需要多方面考量。第一,如何保障鈉電池實際在工程場景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更好的管理和利用鈉電池產品。第二,和鋰電池進行對比,鈉電池在綜合成本方面是否滿足項目經濟性需求?第三,受不同場景、環境、工況等因素影響,如何選擇合適的電池產品是至關重要的一點?!痹S一磊說。
“目前,我們正處于理性觀望和積極籌備中?!痹S一磊透露,近期,四象新能源正在與多家納電池廠商進行密切溝通,順應新形勢,力促新合作,走好能源共榮共生的發展新道路。
資料來源:四象新能源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儲能與充電):四象新能源:儲能的春天 屬于專注的創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