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美國AI公司OpenAI基于大語言模型GPT-3.5的AI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一經發布便火爆全球,自此關于AI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代表,人工智能被越來越多應用到我們的生產生活中,也正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一、從云端走向終端,AI賦能移動終端
很早以前,人類就對制造機器模擬人腦的可行性充滿興趣。1955年,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創造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個詞語。1956年,McCarthy等人組織召開了“達特茅斯人工智能夏季研討會”,研討會被普遍視為人工智能作為一門學科的創立,現在人們普遍把1956年叫做“AI元年”,McCarthy也被稱為“人工智能之父”。以此為開端,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預測性分析應運而生,一直發展到現在的規范化分析。此外,同時還興起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數據科學。

圖?McCarthy等人合影以及達特茅斯人工智能夏季研究項目提案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AI服務器成為了支撐人工智能應用的重要基礎設施,它采用了先進的硬件架構和優化的軟件系統,能夠快速處理大規模的數據和復雜的計算任務,通常配備有高效能的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張量處理器(TPU)或專用的AI加速器,以及大量的內存和存儲空間,以滿足人工智能應用對計算資源的需求。
伴隨邊緣技術的進步,人工智能正加速從云端向移動終端落地。摩根士丹利Edward Stanley分析師團隊發布研報稱,邊緣人工智能將在2024年下半年和2025年成為電子消費市場的主要驅動力。邊緣人工智能是指在用戶的設備上運行AI算法,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PC)、可穿戴設備、無人機、AR/VR設備和汽車等,而不是像傳統的云端人工智能將數據發送到遠程服務器或云平臺進行處理。
圖 2023-2025年全球AI PC和生成式AI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來源:Gartner
二、AI有望成為MLCC市場的新增長點
人工智能領域的爆發式增長,包括AI服務器、AI PC和AI智能手機等的普及,為MLCC等被動元件市場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在AI服務器中,電阻、電容、電感等被動元件在整個系統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可以提供更加穩定的電壓和電流,以確保AI服務器的正常運行及快速的瞬態相應和較低的紋波。隨著對AI服務器的需求穩步增長,AI服務器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對被動元件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為MLCC等被動元件帶來發展機遇。

圖 MLCC應用于CPU插座,來源:三星電機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越來越多地從云端轉移到邊緣設備,AI PC和AI智能手機將成為人工智能的關鍵市場。隨著AI終端芯片算力不斷提升,處理能力持續提高,功能模塊和性能不斷增多,對被動元件的需求必然會增加。此外,AI有望成為終端消費市場成長新動力,有望帶動新一波換機潮,進一步推動MLCC等被動元件需求的增長。
據外媒報道,有業內人士表示,英偉達(NVIDIA)AI服務器帶動電感,尤其是高端電感需求激增,這類產品單價是一般產品的5~8倍。此外,AI智能手機、AI PC等終端應用也將推動被動元件市場增長,尤其是MLCC最為顯著,光是AI PC的MLCC用量就比傳統PC增加80%。
圖 英偉達 GPU H100
村田、TDK、三星機電等MLCC大廠看好AI市場對MLCC的驅動。村田陶瓷電容器事業部總經理大森長門(OMORI NAGATO)表示,在服務器方面,預計對大容量MLCC產品的需求,尤其是對人工智能(AI)服務器的需求將會增加。三星電機以AI服務器及電源等產業用MLCC和車載用MLCC等高附加值產品為中心的供應擴大,2024年Q1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4%,三星電機計劃增加IT用小型、大容量產品及AI服務器用超大容量 MLCC的銷售。TDK社長齋藤升表示,人工智能的空前繁榮預計使TDK的MLCC等各類產品需求增加。信昌電陶預估2024年AI服務器、數據中心、5G基站、電動車、充電樁為主要市場成長較高的領域。臺灣最大被動元件代理商日電貿在法說會上表示,AI相關應用需求強勁,部分規格交期拉長。業內普遍看好AI對MLCC市場需求的提升。
歡迎大家繼續補充,8月28-30日,宇陽科技、江蘇國盛、聚德壽、嘉智信諾、上海愛沃特、諾澤流體、宏華電子、安視智能、岳一科技等MLCC產業鏈企業將齊聚艾邦精密陶瓷展覽會,地址:深圳國際會展中心7號館,歡迎大家蒞臨參觀交流,參展聯系龍小姐:18318676293(同微信)。艾邦建有MLCC產業交流群,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加入,與業內人士一起交流:


推薦活動2:【邀請函】第六屆精密陶瓷暨功率半導體產業鏈展覽會(8月28日-30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7號館)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陶瓷展):AI從云端走向終端,有望成為MLCC市場新增長點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點擊下方菜單欄左側“微信群”,申請加入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