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如果您是高分子行業相關產業鏈,如塑料,彈性體,橡膠,模具,鞋材,3D打印耗材,塑料包裝,PP、PE期貨、鈣粉,白油,抗氧劑等助劑行業從業者,請點擊標題下面的“艾邦高分子”進行關注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趙明月|北京報道 金發科技集團董事長袁志敏是做材料的,和其他普通的材料不同,他做的是新材料。
袁志敏喜歡用這么一個段子來解釋他所從事的行業:“你還記得小時候讀書的時候吧,圓珠筆的筆芯還是一種油墨型的,黏乎乎的,一不小心就漏油了,弄得衣服上到處都是,現在沒有了吧,這就是新材料的功勞。”
激情燃燒的歲月
金發科技做的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產業之一。2010年,國家公布未來重點支持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新材料產業位列其中。新材料產業的發展被認為是一個國家工業基礎發展的根本。
“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對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等產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很多高端工業都需要用到特異性能的新材料,沒有新材料的發展,當前的結構調整特別是制造業升級不可能實現。”袁志敏激情澎湃。
新材料產業的領域很廣,袁志敏和金發科技專注做改性塑料,通俗一點來講就是比較高端一些的塑料材料,比如汽車用的塑料原料,使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制作的農膜等。
1993年,袁志敏剛開始創業時,以改性塑料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并不像今天這樣如此被推崇,用袁志敏的話來說,那時候新材料產業就是在“鹽堿地里種草”,成活率和生長度都是問題。
袁志敏認為,一個國家的落后,歸根到底是因為工業落后,而工業落后的主因就是材料落后。“中國生產了世界一半以上的鋼,但是我們沒賺到錢,為什么?因為我們的模具鋼,我們的好鋼都是買別人的。當我們的鋼鐵賣五六千塊錢一噸時,人家的鋼鐵賣五六萬塊錢一噸,比銅還貴,這就是差別。當我們國家在材料創新上落后于人,相關產業也會步履維艱。”袁志敏說。
回顧創業的日子,袁志敏承認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當時公司的全部財產只有一輛摩托車、一部電話、4張辦公桌。袁志敏每天要花上一個半小時左右,從廣州五山科技東街騎自行車到位于廣州大橋附近的化肥廠取原料。“夏天天氣熱,屁股都磨破了,實在騎不動就用手推。”
袁志敏的勤奮踏實是不爭的事實,他賦予公司理想,艱辛地實現,但并不張揚。2012年金發科技的銷售額超過150億元,成為世界第四、全國第一的改性塑料公司。“做改性塑料這個行業,后面20家加起來都沒有我一家多。”
2007年以前,我國國內汽車生產企業所用的塑料原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金發科技自主研發的300余種汽車工程塑料,已經供應一汽大眾、廣州本田等國內外近20家知名汽車制造企業,打破了進口產品一統天下的格局,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塑料廠商。
“之前我們生產汽車所用的材料全是買別人的,經過金發科技這么多年的努力,我們現在可以很自豪地說,所有國產品牌的汽車,我們都能夠完全滿足它的材料需求。在國內生產的寶馬,50%多的材料我們都能供給,上海一汽大眾、上汽,也都在逐漸使用我們的材料。”袁志敏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小步走,慢慢來
近年來,金發科技銷售額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5%,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140億元,較上年增長37%。盡管袁志敏執掌的金發科技一直保持高速增長,但是他承認,他對速度仍有敬畏之心。
光伏巨頭尚德破產,讓人看到了號稱“不死鳥”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異常脆弱的一面。“除了光伏產業還有多少所謂的新能源、新材料將上演同類故事,巨額投入打水漂不說,誰來為資源浪費、環境污染買單?”這一點,袁志敏心里非常清楚,他為金發制定的戰略是:小步徐行。
“在很多人看來,新材料產業前景十分明朗,翻番增長都沒有問題,盡管我們的團隊也已經很優秀,但我覺得20%~30%的增長就夠了,我們之所以不選擇跳躍式的增長,是因為新材料產業是要靠一個基礎、一種持之以恒的東西去持續。”袁志敏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袁志敏所指的產業基礎就是科研投入。以金發科技的主要產品之一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為例,袁志敏每年規劃投入銷售收入的百分之四到五的資金作為研發經費,已經做了12年了,耐高溫尼龍、碳纖維也都做了十多年了,但這些產品現在都還沒盈利。
“這時候就需要國家對新材料產業進行大力支持,因為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國家對企業創新要建立一些公共平臺,比如擔保平臺、融資平臺、股權投資平臺、孵化平臺等,這些可以讓創新型企業有一個健康的發展過程。當年我碩士畢業后選擇下海,就是因為國家給高新技術企業免稅三年,有支持、有文化,我們就勇敢地跳下去了。國家現在這么富有了,20年前的政策卻沒有了。”說到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原本激情洋溢的袁志敏又迅速切換到了理性的狀態。
科技創新是大事,也是小事
理性的袁志敏也并不是一帆風順,金發科技2007年“沖動”地進入陌生的房地產行業。收購長沙高鑫房地產公司,并在隨后斥資10億元人民幣收購了長沙一塊土地。2008年,房地產業低迷的狀況讓金發科技深陷資金鏈緊張的被動之中。無奈之下,2008年7月,金發科技發行了5年期、票面年利率高達8.2%,總額10億元的公司債。
2008年是公司成立15年來經營業績首次下滑的一年,袁志敏一度深感困惑,常常反思。“作為一個老板,你想做什么,我覺得自己要把方向想清楚了,不能什么都想做,能做好一件事就不錯了。”袁志敏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2009年,剝掉房地產之后,袁志敏把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新材料主業上。
去年金發科技因為融資沒有找到出路,而選擇將空閑資金投入銀行理財,飽受爭議。很多旁觀者都將矛頭對準了這個沒有把融資投入到創新研發的高科技企業。
面對質疑,袁志敏感到十分委屈,“不能說我募到錢就一定得投進去,這是一種最不負責任的態度。我覺得當市場發生變化的時候,該變還得變。如果一下子投幾十個億去創新,沒東西怎么辦,我得降低風險啊。”
袁志敏說,做新材料不像其他的很多產業,一下子能發大財,尤其是民營企業,沒有太大的財力和物力,也沒有很多人力,在制定自己未來發展戰略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清楚這是在做什么,做到術業有專攻,做好了一件,再做第二件、第三件,慢慢成長。
但這并不意味著,民營企業不應該涉足以新材料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袁志敏反而覺得民營企業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有其獨有的優勢。“我認為未來國家創新的主體是民企,因為民企是最有活力的。國企是干大事的,我們民企是干小事的。盡管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大事,但它是由很小的一些東西拼湊而成的,例如每一件專利技術的創新就是小事,只有把它聚集起來才變成了大事。有數據表明,中國起碼80%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民企,所以從高新技術產業的構成來說,創新的主力就在民企。”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每日精彩內容,訂閱吧!
高分子論壇,關注熱塑性彈性體,3D打印耗材,穿戴設備用的高分子材料,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老師,你我他;學生,他你我,能者為師。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和希望:分享知識,創造價值!歡迎關注我們公共訂閱號:艾邦高分子(ID:polytpe)。論壇平臺服務號:中國高分子(ID:cnpolymer)。
閱讀原文查看:廣州上市民企高管薪酬出爐 金發科技袁志敏年入9871萬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