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動汽車行業發展迅猛。自2009年我國推出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政策和戰略布局以來,該行業逐漸深入發展。到了2019至2020年間,尤其是在2021年,行業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截至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達到了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5.8%和37.9%,市場滲透率達到31.6%,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中占據了超過六成的份額。

圖 2017-2025中國(左)/全球(右)新能源汽車銷量?來源:中信證券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動力來自電驅動系統,這一系統包括電機(Electrical Machine)、逆變器(Inverter)、DC-DC轉換器(DCDC)和車載充電器(OBC)等關鍵組件。其中逆變器在電動汽車的電氣架構中占據重要地位,且成本較高,主要負責將電池儲存的直流電(DC)轉換為電機所需的交流電(AC),并控制電機的運作,將這些能量轉化為車輪的動力。因此,逆變器是與DCDC和OBC同樣承擔著能量轉換和管理的關鍵角色。而在逆變器中,功率半導體是其核心部件。
在電動汽車中,逆變器通常采用三相設計,需要六個開關管來操作。這些開關管主要使用IGBT和MOSFET。在IGBT模塊中,常見的內部拓撲結構是三個半橋或集成為一個全橋。通過精確控制這些半橋的開關狀態,可以調整電流在電機中的流向,進而驅動電機。
圖?逆變器工作模式(左)三相逆變電路(右)?來源:TheEngineeringMindset逆變器在實際應用中需要不斷切換相位,因此,有效控制和減少損耗,提高IGBT和MOSFET的性能對提升逆變器性能至關重要。在這方面,更耐高溫高壓的SiC MOS以其卓越性能正逐漸取代Si MOS。在車用功率模塊的封裝技術方面,IGBT和SiC模塊目前主要采用標準化的殼體封裝,便于電控系統的裝配。同時,塑料封裝作為SiC模塊的新趨勢,通過定制化封裝可更充分地利用芯片性能,同時降低雜散電感和熱阻,提高整體可靠性。攝于翠展微展臺
國內的比亞迪漢車型是首個采用SiC模塊的車型,使用自研自產單面散熱(Single-sided cooling, SSC)殼封 SiC 功率模塊;特斯拉作為全球最早使用SiC模塊的車企,Model 3/Y采用是意法半導體定制的TPAK(Tesla Pack)單面塑封 SiC模塊;日本豐田Camry則采用雙面散熱(Double-sided cooling, DSC)封裝技術,研制了高功率密度的 SiC 車用電機控制器。目前在國內市場,TPAK封裝的應用逐漸增多,意味著SiC模塊技術正向更廣泛的應用領域拓展。
圖 車用SiC模塊應用電機控制器實例 來源:車用SiC功率模塊-原位表征、系統集成與壽命評估-曾正總體來看,SiC模塊的封裝技術正在從中低端市場的低成本解決方案,向高端市場的高度定制化方向發展。在不同價格區間的汽車中,可以預見到模塊應用的多樣化,從單管模塊到HP Drive封裝,再到高端車型的定制化封裝,各自體現出不同的技術特色和市場定位。參考資料:
1.意法半導體、The Engineering Mindset等公開資料
2.中信證券《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專題報告:技術迭代推動降本增效》
3.曾正《車用SiC功率模塊-原位表征、系統集成與壽命評估》
4.王民《電動汽車主驅功率模塊的開發和應用》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半導體網):電動汽車行業發展及主驅動模塊封裝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