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眼鏡以其輕量化、便攜化近年來廣受關注,同時,由于可以將AR技術與眼鏡鏡片相結合,未來將有希望發展為手機、電腦之外的個人“第三塊屏幕”。AR眼鏡的普及還會遠嗎?
近日,在2022驍龍峰會上,高通帶來了第一代驍龍AR2平臺,這不僅是高通推出的首個專為頭戴式AR設備打造的平臺,更是一款專門針對消費級AR眼鏡的芯片平臺。
前不久,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公開表示,“不久之后人們就會發現,沒有AR的生活無法想象,在不那么遙遠的未來,AR會產生深刻影響。”
這已不是庫克第一次公開“高調表白”AR。行至2022年和2023年的交叉點,業內專家紛紛表示,從整體來看AR行業周期已至。
其中,AR眼鏡以其輕量化、便攜化近年來廣受關注,同時,由于可以將AR技術與眼鏡鏡片相結合,未來將有希望發展為手機、電腦之外的個人“第三塊屏幕”。
但這塊“屏幕”的普及之路,仍有不少“特殊”的挑戰存在。
我們先從用戶端來管窺一二——「對于真正面向消費者的AR眼鏡來說,用戶最在意的核心需求到底是什么?」
這個問題可能艾邁斯歐司朗專注AR/VR領域的專家——系統方案工程經理孫文軒能為我們點明思路。
在之前與他交流時,他明確指出了普通消費者對AR眼鏡的需求就是“舒適為王”,消費者會希望AR眼鏡如同普通眼鏡一般,有著類似的外觀、手感、重量和尺寸。
在佩戴需求之外,他們也希望AR眼鏡具備足夠長的待機時間并能拋開線束的束縛,這和行業用戶對AR設備“功能優先”的需求截然不同。
此外,就定義來看,AR是通過數字信息增強對現實世界的感知,因此AR眼鏡還需要考慮和真實環境的融合,這對其顯示亮度、色域等都有更高要求。
“舒適為王”疊加AR增強現實的顯示互動需求,據孫文軒介紹,消費級AR眼鏡需要克服不下于10個主要技術挑戰,例如顯示亮度、色域,以及和眼鏡的特殊形態相關的尺寸、重量、眼動范圍以及視野角等等。
若是站在AR產業鏈視角審視前面所述的技術挑戰,即可知道AR技術需要強大的計算機底層算法技術架構做支持,主要包含交互技術和視覺技術,分別實現用戶與虛擬對象交互、視覺虛實結合,從核心器件來看,最為關鍵的就是AR眼鏡中的核心處理芯片以及光機模組。
早在今年上半年舉辦的驍龍之夜上,高通就推出了搭載驍龍XR2平臺的全新一代無線AR智能眼鏡參考設計。
其中的關鍵詞便是“無線”,通過高通FastConnect移動連接系統支持的連接帶來超低延遲和性能,可以將此前用于連接手機和AR眼鏡的連接線移除,實現真正的無線XR體驗。
這款參考設計也幫助了各OEM廠商打造真正的無線AR眼鏡,并為智能手機提供全新的AR場景體驗。
上周最新推出的第一代驍龍AR2平臺更是第一次聚焦AR眼鏡這個更加細分聚焦的賽道。
據悉,驍龍AR2平臺主處理器在AR眼鏡中的PCB面積縮小40%,同時,相較于第一代驍龍XR2平臺,驍龍AR2平臺整體AI性能提升2.5倍,功耗降低50%,整體能夠支持AR眼鏡實現低于1W的功耗。
此外,為打造超輕薄、高性能的AR眼鏡,解決AR眼鏡面臨的性能、功耗、尺寸“不可能三角”,驍龍AR2平臺基于定制化IP模塊,包括AR處理器、AR協處理器和連接平臺,采用了分布式設計思路:
其一,即驍龍AR2與第二代驍龍8之間(當前最首選)算力分配的分布式,也可以理解為眼鏡與手機及其他主機算力分配的分布式。
其二,不僅在設備間采用了算力分布式的做法,在眼鏡內部芯片之間同樣采用算力分布式架構。AR2的3顆芯片:AR處理器(主處理器)、協處理器和連接平臺各自分布在兩條鏡腿和眼鏡的正中頂部,各司其職,為用戶帶來更流暢的視覺體驗。
在AR芯片之后,要知道AR眼鏡中最核心,也是成本最高的模塊便是光機模組。其中,光機模組按照光源選擇來說,有RGB LED和激光光源之分;從顯示技術來看,有被動式微顯示技術、主動式微顯示技術以及掃描顯示技術。
為了加速消費級AR眼鏡落地,艾邁斯歐司朗從上游光源方案著手推出VEGALASTM RGB三合一激光模組,以此將整個光機尺寸縮小到0.7cc(cc,即立方厘米),相比之前TO封裝的1.7cc激光器光機尺寸進行了大幅縮減。
由此,VEGALASTM RGB激光模組方案將極大助力消費級AR眼鏡的普及,因為就普通消費者而言,在眾多技術參數要求中,AR眼鏡的尺寸、重量和美觀需求享有較高優先級。
當然,提到AR顯示,Micro LED是無法繞開的顯示技術,“但在集成RGB三個芯片的Micro LED真正實現之前,我們要思考還能做些什么去實現AR眼鏡所需達到的更小更輕薄的消費級技術,”孫文軒說道。
除了VEGALASTM RGB 三合一激光器以外,艾邁斯歐司朗還提供了擴展方案——多光束掃描(MBS,Multi-Beam Scanning),通過在光源芯片上布局多個發射點同時點亮掃描,獲得更密集的掃描點像素,從而有效提高整個AR眼鏡顯示的分辨率和均勻性。
“盡管MBS技術仍有其復雜性,目前我們內部也仍在開發當中,但我想表達的是在Micro LED這個終極顯示技術成熟之前,我們還有其他方向去實現顯示效果佳同時非常輕薄的AR眼鏡方案。”
人類自古以來一直在探索真實世界之外的虛擬世界,21世紀進入互聯網時代使其成為可能。元宇宙大門開啟后,AR 眼鏡為虛擬與真實世界交互提供了接口。
一款專門針對消費級AR眼鏡的芯片平臺,一款尺寸更小的VEGALASTM RGB三合一激光模組,可以看到AR產業鏈上的核心硬件廠商都在不斷發力加速消費級AR眼鏡的普及之路。
同時,消費級AR眼鏡可以與手機、電腦等設備互聯,提升用戶交互體驗、沉浸式影音娛樂體驗,適用于辦公、展館、教育等多個領域。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VR產業資訊):AR眼鏡消費普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