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的醫療器械作為醫療行業的支撐性產業取得了飛速發展。與此同時,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導致慢性疾病增加,人們對養老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這在中國醫療器械市場也產生了一定的導向性作用。
? ? ??
在我國醫療供應尚有不足的情況下,家用醫療器械的創新發展及應用優勢已經得到廣泛認可,便攜式醫療設備如電子體溫計、血壓計、血糖儀、小型按摩器、疾病監控系統等已步入中國普通家庭,而可穿戴智能醫療設備的出現,將促進家用醫療器械的快速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總人口中,15~59歲年齡段共有89438萬人,占總人口數的63.35%;60歲以上年齡段有26402萬人,占總人口數的18.70%。
其中,65歲以上(含65歲)年齡段有19064萬人,占比13.50%。與2010年相比,15~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79個百分點,而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的態勢進一步趨顯,現在及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人口均衡化發展仍是中國熱議不息的話題和面臨的壓力之一(見圖1)。

人口老齡化加速的背景下,人們對健康生活愈加重視,我國家用醫療器械市場需求規模持續高速增長,市場需求日益旺盛,便攜式醫療設備如電子體溫計、血壓計、血糖儀、小型按摩器、疾病監控系統等已步入中國普通家庭,成為人們日常保健必需品。
家庭醫療器械行業隨著國家產業政策扶持的導向和整體醫療器械行業的帶動,逐步實現發展。
我國實行制造強國戰略的首份綱領文件《中國制造2025》發布,文件將高端醫療器械發展提至國家戰略的高度,國產醫療器械產業化水平與創新將得到提高,更高性能的醫療診斷設備將被大力發展,控制我國70%以上高端醫療器械的外資企業西門子、通用電氣與飛利浦等發展將受到限制。

《醫療器械藍皮書: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20)》,該書由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和清華大學老科協醫療健康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書中指出我國醫療器械監管改革的深入推進使得醫療器械科技和產業在創新、質量、效率等方面取得全速提升,其中醫療器械標準化工作是整個產業迅猛發展的基石)。
全國藥品監管部門在推進醫療器械審評制度改革、強化法規標準基礎建設、加強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嚴格監管等方面的取得重大成效,推動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取得實質性的飛躍發展。?
家用醫療器械主要指在醫院外使用,以檢測、治療、保健及康復為目的的醫療器械,是結合醫學、計算機、物理等多門學科的高科技產物,相較于醫療機構用醫療器械,具有安全性強、操作性簡便、體積小巧、方便攜帶的特點。
退熱貼、血糖儀、體溫計、創可貼、醫用棉簽和老年人使用的輪椅等都屬于醫療器械。見表1。

家用醫療器械能夠實現診前、診中、診后全覆蓋,在疾病管理,尤其是慢性病管理領域優勢突出,具體包括長期記錄數據,實時健康預警。家用醫療器械能夠持續記錄單個患者的健康情況,并在患者體征異常時及時預警。
提供遠程醫療支持,根據家用醫療器械的聯網功能能夠遠程向專業的醫護人員求助,并實時共享患者數據,輔助實現遠程醫療。
操作相對容易,結果更加直觀,適合非專業醫護人員使用,傳統醫療器械只適合專業的醫護人員操作。面向患者的家用醫療器械操作簡便,結果直觀,充分考慮了患者的使用需求。? ??
由于中國家用醫療器械行業起步較晚,生產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市場上流行的家用醫療器械仍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功能簡單,型號單一、性能相似,現行家用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空間有限。
而且家用醫療器械企業推廣方式單一,過度依賴于第三方,導致大部分消費者只能通過各級醫療機構醫師或藥店導購員了解家用醫療器械的信息和資料,對最新醫療器械的信息獲取能力低,對家用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較為不利。中國家用醫療器械行業與傳統醫療器械的優劣對比見表2。?
??
目前,我國醫療器械企業因技術等因素,市場較大份額仍然集中在外國企業手中,國內份額主要集中在占比相對小的中低端區域。
中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見表3),家用醫療器械行業作為醫療器械行業的重要分支,其地位得到快速提升,宏觀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明確要求提升醫療健康設備的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水平,促進產業升級。2020年新修訂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標志著我國醫療器械審評審批改革揭開了新的篇章。
與其同時,家用醫療器械同樣面臨著產業升級、高端發展的壓力。目前大多數醫療器械企業的發展方向大多向著云計算、大數據和便攜可穿戴設備,致力于更精細化、更便捷化和更精準化方向發展。
人工智能算法系統在遠程診斷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賦能家用醫療器械乘著國家政策和資本云集的“東風”,著力建立遠程醫療服務平臺,正成為未來家用醫療器械發展的重要趨勢。
以家用智能聽診器為例,消費者可儀器將心肺音數據信息上傳到云端數據中心,用人工智能算法進行實時檢測、分析和診斷,再由三甲醫院會診中心的專家參考算法建議給出遠程診斷結果,為儀器使用者爭取最佳治療時間。??
目前,家用醫療器械的銷售渠道仍然處在傳統的多層級的批發商與經銷商,再流轉到零售終端,其組織層次重疊,容易導致運轉效率低下等問題,阻礙家用醫療器械的銷售;而在為家用醫療器械行業帶來業績提升的電子商務渠道,由于與平臺合作分潤、促銷活動壓低價格等原因,企業產品毛利率不斷下壓。? ?
未來,渠道層級的減少及渠道的縮短,可有效避免產品在各個流通環節中被加價,價格更趨于理性,吸引更多消費者。
開拓非醫療營銷渠道成為家用醫療器械企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非醫療銷售渠道的拓展,有利于廠家直接接觸消費者,培養消費者購買意識,引導市場消費,同時挖掘家用醫療器械銷售渠道拓展潛力,實現家用醫療器械銷量的“二次增長”。??
目前,市場上多數家用醫療器械產品功能較為單一,例如電子血糖儀,電子血壓計等產品,僅具備單一功能,無法同時間滿足消費者的多重需要。未來,一站式的體驗成為產品研發設計的主要方向。??
新恢復到穩定狀態。相比較,宮腔鏡會在手術治療中對卵巢供血功能、激素分泌功能產生相應的影響,在其聯合腹腔鏡使用后,其不良影響更小。? ??
綜上所述,宮腔鏡聯合腹腔鏡治療子宮黏膜下大肌瘤可以充分保障臨床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隨著家用醫療器械的發展,其消費品屬性將更加明顯,這是未來醫療器械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國產醫療器械有望在發展中逐漸做強做大,最終趕超進口設備,真正實現其逆襲的目的。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吸收創新剛剛起步,自主研發能力薄弱,現有的自主創新醫療器械品牌也多是中低端產品,未能徹底擺脫對進口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的依賴。??
醫療器械歸根結底是為民眾健康服務的產品,未來也將有更多的家用醫療器械推上市場,這一行業的服務特點將更加明顯,該領域將成為醫療服務的一個重要方面。
對比全球醫療器械行業規模,我國的醫療器械無論是起步、技術等各方面都倍道而進,在全球化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下,人們自我保健意識也在增強,便攜式家用醫療器械將會成為“日用品”一列。
參考資料:2021年家用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呂秋蘭等
? ??END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醫用高分子):?2021年家用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