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1915年4月22日,德方為了扭轉不利的戰局,出其不意地向英法軍隊集結的陣地上,施放了180噸氯氣,使5000名聯軍官兵當場中毒死亡,這就是世界軍事史上首次大規模的毒氣戰。
經此役后蒙受重大損失的英法聯軍,立即敦促本國政府盡快制造防毒器具。不久,兩國派出數十名最優秀的科學家,到曾被德方用氯氣熏襲過的地段,進行考察取證研究。他們驚奇地發現,陣地上大量野生動物,包括樹林中的雀鳥及蟄伏的蛙類與裸露的昆蟲,都相繼中毒死亡。唯獨當地的龐然大物——野豬,卻安然無恙地活下來。
經研究和實驗,科學家發現野豬特別喜歡用強有力的長嘴巴,拱動泥土尋覓地里植物的根莖及一些小動物。當它們嗅到強烈的刺激氣味時,常用拱地來躲避。當德軍施放毒氣突襲聯軍時,聰明的野豬把嘴鼻拱進泥土里,躲過了災禍。再經進一步的科學分析,得出結論:由于野豬用嘴拱地,松軟的土壤顆粒吸附和過濾了毒氣,使它們幸免于難。
兩國科學家從中得到啟示,根據泥土能濾毒的原理,選中了既能吸附有毒物質,又能使空氣暢通的木炭,很快設計制造出世界上首批仿照野豬嘴形狀的防毒面具。
1916年2月下旬,德法雙方軍隊在慘烈的凡爾登浴血大戰中,德軍又重施故伎,在陣地上大放毒瓦斯,此時的法軍已基本上戴上了防毒面具,較有效地抵御了德軍的毒氣攻擊。在當時,英國年輕的科學家弗萊明(1881~1955年,1928年發現了神奇的青霉素)興奮地說:“好哇,可愛的野豬拯救了士兵啦!
當時防毒面具最初是伴隨著化學武器的殺戮而誕生的,并且是針對毒氣保護個人呼吸道的一種防護器材。
而如今的防毒面具的材質已由普通橡膠改為硅橡膠,像 TPE防毒面具包膠料、TPE醫用包膠料、可包膠PP、包膠PC。其具有抗老化、無增塑劑、防過敏(無毒、無氣味,不會產生有害物質)、耐候性好、易清洗、替代PVC 材料、環保,過Reach歐標!
本文稿源:雄亞塑膠美女陳小姐,特邀TPE專欄供稿,可以加美女微信號:15895539306交流更多關于TPE應用方面的問題;另外,TPE微信群,請加微信:15012668861,注明“TPE”
溫馨提示:關于TPE是什么的問題,您可以回復關鍵詞“TPE”獲得《2013~2014年TPE年報》
艾邦高分子向廣大粉絲征稿,一旦錄用即可得到推廣,覆蓋行業5萬粉絲,每月閱讀人次在100萬次,來稿請發:polytpe@qq.com,投稿微信:18666186648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