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太原日報報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二研究所(以下簡稱“中電科二所”)在SiC激光剝離設備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https://www.ab-sm.com/)。
“目前,科研團隊已掌握激光剝離技術原理與工藝基礎,并利用自主搭建的實驗測試平臺,結合特殊光學設計、光束整形、多因素耦合剝離等核心技術,實現了小尺寸SiC(碳化硅)單晶片的激光剝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二研究所(以下簡稱“中電科二所”)近日傳來好消息,在SiC激光剝離設備研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圖源自II-VI
?
碳化硅SiC材料硬度與金剛石相近,現有的加工工藝切割速度慢、晶體與切割線損耗大,成本較高,導致材料價格高昂,限制了SiC半導體器件的廣泛應用。
?
激光垂直改質剝離設備被譽為“第三代半導體中的光刻機”,其創新性地利用光學非線性效應,使激光穿透晶體,在晶體內部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最終實現晶片的剝離。這種激光剝離幾乎能避免常規的多線切割技術導致的材料損耗,從而在等量原料的情況下提升SiC襯底產量。此外,激光剝離技術還可應用于器件晶圓的減薄過程,實現被剝離晶片的二次利用。
?
目前,中電科二所團隊已掌握激光剝離技術原理與工藝基礎,并利用自主搭建的實驗測試平臺,結合特殊光學設計、光束整形、多因素耦合剝離等核心技術,實現了小尺寸SiC單晶片的激光剝離。現已通過專家論證,正式立項啟動,下一步將聚焦激光剝離技術的實用化與工程化。
?
2019年,中電科二所投資50億元加碼SiC領域,擬建設用地約1000畝的中國電科(山西)電子信息科技創新產業園,計劃用5年時間,建成“一中心三基地”,即:中國電科(山西)碳化硅材料產業基地、中國電科(山西)電子裝備智能制造產業基地、中國電科(山西)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中國電科(山西)光伏新能源產業基地。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陶瓷展):國產之光,中電科二所SiC激光剝離設備取得關鍵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