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塑料人都在關注的公眾號——艾邦高分子,戳藍色字體關注吧!
聚合物的分子與分子間有相互作用力,使之能聚集在一起,一般很少呈直鏈,大多數為卷曲狀聚集。對于聚集體而言,其尺寸的大小將決定它的透明性。其聚集體尺寸比光線波長大,則高聚物本身不透明;反之,則呈透明狀,可以讓光線通過。所以,改善PP的透明性,主要的入手點,便是降低其聚合物的晶粒尺寸的大小。所以,提高PP透明性的方法便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1.基體的樹脂
在滿足力學性能的條件下,盡量選擇低分子量的PP,小本體聚合的均聚PP,以及光學性能較好的無規共聚的PP。對比圖一與圖二,可以看出,樹脂本身的透明性,對生產制備不同透明度的產品,有著約束,所以,不同的基體樹脂的選擇,應該根據改善PP透明性的能力去選擇。回復“PP”,可查看更多相關文章
圖1
圖2
2.成核劑的選擇
(成核劑:可以顯著提高結晶速度,提高結晶率和結晶細微比)
(1)無機成核劑
無機成核劑以超細滑石粉和SiO2為主,還包括碳酸鈣,云母粉,無機顏料和填料等,價格低廉,來源豐富,卻對制品光澤和透明性有一定影響。
(2)有機成核劑
有機成核劑是具有成核作用的低相對分子質量的有機物,以山梨醇及其衍生物為代表,其與基體樹脂的相容性佳,能顯著提高制品透明性和表面光澤性。
圖3與圖4分別為PP +CaCO3薄膜 與PP+山梨醇薄膜,明顯可以看出,前者透明性相對于后者差很多。
(3)成核劑的用量
就山梨醇而言,成核劑用量超過0.3%后,透明度改進效果不明顯,甚至會有所下降;但用量低于0.2%時,成核數量不足,透明度增加不夠。由此可知,成核劑用量最好在0.2-0.3%之間。所以,合適的成核劑含量能更好的改善PP的透明性。回復“PP”或“成核劑”,可查看更多相關文章
3.擠出溫度
溫度過高,成核劑中低分子量的物質會產生分解和揮發,減少了成核劑中有效成分,降低了透明度的改善效果,且較高溫度,會破壞PP中原有的晶核,減少了異相成核中心,致使改性效果降低;而溫度過低,成核劑的分散性就不好,透明性效果則差。所以,選擇一個合適的擠出溫度對改善透明性顯得尤為重要。
4.增韌劑及其加入量的影響
由于增韌劑與PP并不能互溶,折光指數也不同,會在相互界面上發生折射,從而影響物品的透光性。隨著增韌含量的增加,相互界面的面積也越強烈,制品的透光性則越差。
5.工藝參數的影響
較理想的加工溫度,冷卻溫度,注塑壓力等工藝參數對PP的透明性也有極大的幫助。
加工溫度:在滿足加工條件下,加工溫度越低,結晶尺寸越小,透明性則更好
冷卻溫度:冷卻溫度越低,會使結晶度降低,透明性也會更好。
注射壓力、注射時間以及保壓時間會影響分子的取向。而取向會影響分子的結晶,所以在不影響制品性能和外觀的條件下,縮短注射和保壓時間和降低壓力,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其透明性的。
6.成型加工工藝
比較注、拉、吹工藝所得的制品,發現以注、吹工藝對增加透明性最為有益。
7.模具的影響:模具的光潔度越高,制品的透明性也會越好。
推薦閱讀:
部分內容來源百度文庫 艾邦高分子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加入PP交流群,請加微信:18320928915或13058121209,并注明“PP+公司”
閱讀原文,查看PP文章大全
↓↓↓
始發于微信公眾號:艾邦高分子